非遗 | 国家级项目介绍:锡剧

 


锡剧,江苏主要剧种之一,与越剧、黄梅戏并称华东地区三大剧种,被誉为“太湖一枝梅”。



无锡是锡剧的发源地,锡剧在无锡萌芽、衍变和成长,锡剧艺术的代代相传、生生不息与无锡秀丽富饶的地域环境紧密相连,受到无锡丰厚久远的地方文化资源的滋养。


锡剧的流行区域,以无锡为中心,传播到江苏省的苏州、常州、镇江、南京、扬州、泰州,上海的市区及嘉定、青浦、金山、松江,浙江的嘉兴、湖州,安徽的郎溪、当涂等地区。



锡剧萌芽于清代中期,最早起源于无锡东乡的羊尖严家桥一带。系无锡、常州一带乡间的山歌、道情、唱春、宣卷相融合而形成的滩簧,后逐步发展成为摊簧小戏,民国初年进入上海等城市后,发展为同场戏。


先后从宝卷和弹词、京剧和徽剧中引进移植了许多剧目,也上演一些现实题材的时装、清装乡土戏。


经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的戏改运动后,原来的“说戏师父”说戏演出的“幕表制”改为现代戏剧的“剧本制”,由乡村小戏逐渐发展成为正规的地方剧种,1952年以后统称为锡剧。


锡剧是一个长于抒情、具有江南水乡韵味和特色的地方戏曲剧种。表演艺术以小生、花旦为主角、以说唱为主要形式的基础上逐步发展成生、旦、丑行当较为齐全的剧种。


道白为吴侬软语,委婉抒情;音乐唱腔能表现戏剧剧情和细腻动人的人物情感。


簧调是锡剧的基本曲调,以后又创作和改编引进了大陆板、铃铃调、三角板、迷魂调、高拨子、南方调等数十种曲调,属曲牌联结和板式变化的综合性音乐体制,主要伴奏乐器有二胡、琵琶、笛子和打击乐器等。唱腔已形成了以“彬彬腔”、“梅腔”两大流派为主要代表的艺术风格。




在党和政府的关心支持下,锡剧涌现出了一大批优秀人才,他们在传承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使这朵艺术奇葩更绚丽夺目。


2008年6月锡剧入选第二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


锡剧代表性传承人名册

姓  名

性别

项目类别

项目名称

级 别

公布日期

王建伟

传统戏剧

锡 剧

国五

2018年5月16日

黄静慧

传统戏剧

锡 剧

省四

2014年2月25日

袁梦娅

传统戏剧

锡 剧

市一

2010年1月15日

潘佩琼

传统戏剧

锡 剧

市一

2010年1月15日

潘  华

传统戏剧

锡 剧

市一

2010年1月15日

过之红

传统戏剧

锡 剧

市三

2013年9月10日

陈云霞

传统戏剧

锡 剧

市三

2013年9月10日

李桂英

传统戏剧

锡 剧

市三

2013年9月10日

顾国英

传统戏剧

锡 剧

市三

2013年9月10日

谢志英

传统戏剧

锡 剧

市三

2013年9月10日

华金瑞

传统戏剧

锡 剧

市三

2013年9月10日

倪艺玲

传统戏剧

锡 剧

市四

2015年6月23日


—END—


文化梁溪

传播优秀文化

弘扬人文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