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其实,从唐代至当代,笔法一直在变!

唐代及后世关于笔法的继承与衍生


  • 由于坐具和书写习惯的改变, 唐代的执笔从魏晋的斜执笔变为正执笔。魏晋笔法中侧锋、绞转成分减少, 更多的是注重中锋、起收笔的顿挫和提按笔法。


  • 相对魏晋笔法而言, 唐朝时期笔法走向简单化、平直化, 起收笔加强顿挫且位置固定。


晋人书”是“


唐人书”是“


  • 随着唐代笔法中的点画独立性加强, 王羲之笔法中的块面感逐渐消失。


  • 唐楷笔法的主要特征, 是强调点画头尾和折点的顿挫以及用笔的变化。至中唐时期, 以颜真卿楷书为代表的提按笔法成为此后笔法的主流。唐代行书受到楷书的影响, 形成以提按和强化起收笔的留驻为主的笔法。


  • (张旭、怀素)以中锋为主的点画打破了笔画之间的界限, 使魏晋笔法中丰富的换锋动作简化成单纯线条的连绵。


  • 如果说唐人是继承了羲之笔法中“法”的一面, 那么宋人就是继承了“意”的一面。苏、黄二人在学古的方式上重“意取”, 而米芾对于“二王”笔法的追寻最重视传统技法的“理”。



  • 王羲之书法的真正精髓对于赵孟頫而言其实是很模糊的。对于在元代政治和书画界地位如此之高的赵孟頫而言, 他对王羲之书法的理解尚且如此模糊, 更不必谈其他书家或是民间书者了。


  • 明代董其昌在用笔上没有过多创新, 曾提出“作书须提得起笔, 不可信笔”“无垂不缩, 无往不收”等见解, 对世人理解笔法有很大的启发。



  • 明代末年出现的张瑞图、傅山、王铎、徐渭等人在笔法的认识上有了巨大的改变, 古人常常视为败笔的散锋、破锋 等用笔方式被他们主动地运用在自己的实践之中, 用笔的方法在明末之时被拓宽了。


  • 传统帖学的笔法发展到清代前期, 已经到了不得不改变的困境中。由此, 关于碑学笔法的探索相应地展开。清代郑簠独创笔法,”取笔搦管作御敌之状, 半日一画, 每成一字必气喘数刻“,金农写隶书 , 常截毫而书, 斜执笔侧锋写“漆书”。


  • 邓石如的执笔被称作是“悬腕双钩, 管随指转”。后来的何绍基、刘墉、张裕钊等人的笔法都受到邓石如的影响。




  • 碑学的文字多为正书, 清代碑学书家在行草方面多暴露出不足之处。晚清书家如赵之谦、沈曾植、陆维钊等人在这个问题上探索出新的用笔法, 即碑帖结合。


  • 清人对笔法的自觉性探索大大丰富了笔法的内涵, 使毛笔的性能得到了更大空间的发挥, 笔法的改革也为后世的进一步摸索提供了宝贵经验。



  • 当代因为书法作品的尺幅增大, 展厅效果的需要和时代审美变化等因素, 用笔方式也呈现出多元化的理解。王镛先生在承接清代碑版书风之外又有所拓展, 融以民间书风的率意古朴和山水画中的用笔。沃兴华先生善用笔尖与笔肚结合的涩拖法, 使笔杆与点画行进方向相反, 用笔顶住纸面而行, 致使毛笔与纸面产生很大的摩擦, 线条苍浑有力 。

平台重分享,如侵权,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