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模
杨模
1852-1915
无锡近代教育的先驱者,教育家。创办了我国第一所高等小学堂--竢实学堂。
人物介绍

杨模,字范甫,号蛰庵,世居无锡学前街。幼年愚鲁,因母亲督导有方,学业不断上进。成熟后专心向学,精熟《庄子》、《楚辞》,写得一手好文章。二十岁时在两广总督张树声幕下,以《石鼓赋》为陈  所赞赏。居越秀山菊坡精舍编纂史志。后返回无锡,由于文才卓著,与邓濂、秦坚、秦宝珉、华世芳、裘廷梁、杨楷并称为“梁溪七子”。

光绪十一年(1885),杨模以秀才资格参加拨贡考试,试题为《七洲洋赋》,七洲洋(今北部湾)是至南洋各地的交通要道,也是军事要冲。徐徐援笔写来,一日一夜写了一千五百多言。指陈形势,辞气喷涌。当时正是中法战争之后,七洲洋地处越南东部海域,杨模的文章结合时事,“概然有古人乘风破浪意。”江苏学政黄体芳阅卷后大为赞赏,杨模取得可被保送至北京国子监读书的拨贡资格,而且全县只取一名。如果朝考合格,即可充任京官,或外放知县、教职。该卷一时候在社会上传诵,被称为上选。光绪二十年(1894),杨模中了举人。

这一段时期,杨模先后应直隶总督李鸿章、湖光总督张之洞、山西巡抚胡聘之的征选,担任天津武备学堂汉文教习、湖北自强学堂国文教习和山西武备学堂监督。清末甲午战争失败以后,国内掀起了维新变法的思潮,主张仿效西方国家,兴办新式教育。杨模受这种思潮的影响,也很想让这些年所接触到的西方科技及新的教育方式发扬光大。经再三考虑,觉得最佳选择还是回乡办学。所以毅然放弃了优厚的待遇,回到家乡无锡。

光绪二十四年(1898)正月,杨模与单毓德、秦谦培、高汝琳、王镜藻等人联合开办的竢实学堂正式开学。当时规模较小,他们购买了位于连元街的原上寿禅院内官舍房屋为校舍。学生三十余人,杨模自任监院总理(校长)。后来虽然得到县里少量补助,但资金非常困难,杨模曾回忆说:“时风气未开,无从筹办商捐。于是驰函遍告京外同乡官,婉导本邑绅富,各请量力输助。复孑身至闽,至浙,至沪,尽力敦劝,数年以来,计集资不下六千余元。”为了办校,杨模可谓不遗余力了。

竢实学堂最初聘请数学家华衡芳为总教习,秦鼎臣为国文、历史教习,蒋仲还、蒋留春为算学教习,杨维翰为英文教习。后又邀了丁福保、吴松云、许侣樵等著名学者任教。还请了日本人松本义成先生教习日文二年。所设学科有修身、国文、经学、历史、地理、算数、英文、体操等,后又增添物理、化学、图画、日文等。竢实学堂很重视学生的道德教育,学生稍有不轨,就要给予处分,重的则予以退学。学生在校打下了扎实的基础,很多学生后来都考进了大学,或者出国留学,成为无锡最早一批掌握现代科学文化知识的人。

光绪二十四年(1998)六月,光绪帝下令变法,在全国举办新式学堂,竢实学堂的创办还在这个之前。1900年清政府与八国联军签订条约,明年被迫实行新政,于是朝廷下诏各地开办大中小学堂。竢实学堂比全国早办了三年多。后来,两江总督刘坤一奏请传旨嘉奖竢实学堂,题写“乐育英才”的匾额,送给学校表示奖励。校名改为“竢实高等小学堂”。它是中国第一所高等小学堂,所以是值得自豪的事。

新生事物的发展其道路总是坎坷的。杨模为了让更多的学生接受先进教育,经与有关方面商议,又在东林书院开设了东林高等小学堂,增设三等、务实两初等小学及理化研究会;他还竭力支持乡间的胡氏、严氏各小学,使他们的水平与城厢划一;为了提高师资,学习新式教育的内容,输送顾述之、侯鸿鉴等人到日本进修;加上添置大量书籍仪器等,经费更显得十分紧迫。

光绪三十年(1904),杨模等人向锡、金两县提出,将米商原捐给无锡各庙的米捐划拨教育事业,既可增加学堂的经费,又不加重米商的负担。这提议本是合乎情理的。但由于当时社会上旧势力还十分强大,对新学存有偏见人很多,包括当时的常州知府德元、无锡知县陈诒和金匮知县汪鸣凤等。在旧势力散布谣言,聚众闹事时,这些地方官态度暧昧,制止不力,最终酿成了轰动全国的无锡毁学事件。

七月初二日傍晚,在“各行各业都要加捐”及“杨模等人借办学敛财”等谣言的驱使下,一千多名不明真相的米行伙计及地痞等,手持棍棒,喊着“要吃掉杨模”的狂言,冲向无锡县署,责问关于加捐的事。县令竟回答说,可到杨模家中直接去问他。紧接着他们转向杨模住宅,砸开了前后门,蜂拥而入,凭着人多势众,见物就砸。杨宅中住着本族七、八家人家,妇女小孩吓得躲在草丛中,嘤嘤哭泣。那些米棍,砸完了家什还不过瘾,又纵火将大厅等房屋焚烧。

这时候,杨模站在塔坊桥上,面对家的方向,怔怔地望着,实际上这里离他家还很远,他什么也看不见。不过,他还是站着,一小时,二小时,三小时……他思绪万千,百感交集。这时候他想些什么呢?也许他所想到的,后来都写在《上许王二委员书》中了。这些发自内心的直白,读起来很感人,这里不妨摘录几段:

数年以来,昼作夜思,官骸俱悴。宜若可告无罪於桑梓矣。至寒家衣食,粗足自给。昔年遨游公卿,频邀币聘,今为家乡子弟通筹学务,自以公义所在,未尝支取薪金。

至校内一切书籍,历请拨发宁、苏、沪、鄂各局官书;其仪器、图画、西书各种,历承中西同志馈赠;或购自东瀛;余则备价陆续购置。类皆煞费苦心,搜罗珍异,固非旦夕所能立办。

以不才无学之身,膺兹教育重任,历有年所,尝赴东瀛查考大小各校,多所取裁。而现在坐使家口流离,书物荡尽,数年心血,尽付东流,此堪为痛哭流涕者也。

他还想到了更深的层次,“当举世不为之时,不自揣度,力任其难,因忌生怨,因怨生谤。缙绅之林,尚未能曲加原谅,何论无识之商民。不自觉为众矢之的,以遭此非常可惨之奇祸。”这些,让我们更懂得了杨模办学的苦心。

凌晨,他以举人身份给江苏巡抚端方发了个告急电,然后离开无锡。

第二天,无锡和金匮县令不仅不制止暴徒们的骚乱,反而在给上级的电文中闪烁其词,歪曲事实。这使暴徒们更有持无恐,气焰嚣张。他们威胁各店家不准开门,造成全市罢市;他们又砸毁竢实、东林、三等三所学校;到傍晚,再次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