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荫浏
杨荫浏
1899-1984
研究中国古代音乐的杰出学者。中国古代音乐的传承者、天韵社音乐的嫡传、国立音乐学院教授,中央音乐学院教授,音乐研究所所长,民乐演奏家、民乐学理家,音乐史史学家。
人物介绍

杨荫浏,字亮卿,号二壮,又号清如,无锡留芳声巷人。杨式故宅为建于清末的一所大宅,有老宅十余座,数十间房子,除杨荫浏之外,许多杨氏名人都出生于此。该宅已于1993年拆除。杨荫浏自幼喜爱音乐,六岁能吹箫,每当道士做法事时,在旁细细静听其演奏。七岁时与哥哥杨荫溥一起向洞虚宫三清殿小道士颖泉学习箫、笛、笙、胡琴等乐器的演奏。三年后颖泉离去,改由雷尊殿阿炳陪教华彦钧很有音乐才华,且学有所成。但杨的父亲认为阿炳不如颖泉老实可靠,仅教了两个半天就不要他了。又过了两年,杨家挽请黄绪初介绍,杨荫浏进天韵社从吴畹卿学琵琶、三弦、昆曲。天韵社是从明末起源的昆曲音乐团体,到民国初年,正式命名为天韵社,社长吴畹卿。吴善三弦、琵琶、笛,功底深厚,并精音乐之学。天韵社所演奏多自古流传的古曲。社友皆无锡乐界高手,无论演唱昆曲、演奏乐曲、谈论乐理,在民族音乐方面,在当时江南堪称一流。杨荫浏入社之后获益良多,不但开阔了眼界,而引起了对音韵、音律、宫调、音乐史、古曲、乐器制造等方面的兴趣。1937年杨荫浏撰写了《天韵杂谈》一文中,从天韵社起源于昆曲,专门谈了昆曲的伴奏乐器,以及南北曲种与伴奏乐器的关系。

1916年秋,杨荫浏考入江苏省第三师范学校,毕业后任石塘湾县立第五高等小学国文教员。1922年,入辅仁中学学习英文、数理,一年后即毕业。杨荫浏不但古书读得多,写得一手好字,还会打拳,在辅仁期间常为同学表演猴拳、醉拳等。但更多的时间是上公园的天韵社。在公园的方塘之旁,每当夕阳西下,悠扬的笛声便从小屋里传出来。几个昆曲迷在此集合,引吭高歌。杨荫浏是这里的常客。

1922年秋,美国小提琴演奏家亨利爱希海姆来华研究中国音乐,到无锡来听天韵社的演奏。圣公会让杨荫浏安排联系,在圣公会礼堂举行了一次中西乐器的联合演奏。会演后,爱希海姆海与杨荫浏一起在吴骥德家中听了一次道教音乐的演奏。共听了道士演奏的《翠凤毛》、《香袋》、《寿亭侯》三曲。爱席海姆边听边记入五线谱,表示前所未闻,深感满意,对我国的丝竹乐器十分欣赏,离锡时还买了一些带回美国。上海英文《大陆报》发表了记者对爱氏的来访,爱氏高度赞赏了中国的古典音乐。还有一次,几个美国人来锡要求听中国古典乐曲,也由圣公会委托杨荫浏安排。杨荫浏在无锡乡间请了几个道人,在公园演奏道忏锣鼓。他的同学问杨:“怎么让外国人听道士拜忏?而还不是道士,只是道人?”杨荫浏回答:“道教是道地地中国宗教,道教地音乐是典型地中国民间音乐。进来道教式微,这些音乐快要失传了。我请来的几个道人都是高手,比城里的道士高明得多。”这次演奏十分成功,几个美国人不停地挥笔记录下曲调,连声赞美。

1923年秋杨荫浏入上海圣约翰大学,先后在经济学、文学系学习。1925年上海发生五卅惨案,圣约翰大学因美籍校长卜舫济侮辱中国国旗,不准中国学生参加爱国运动。该校全体中国师生集会宣誓离开学校,自己创办了上海光华大学。圣约翰大学被迫停办了好几年。光华大学初办,学生上课寄宿,杨荫浏宿舍租在法租界霞飞路杜美路口,几个无锡学生住在一起。杨荫浏在光华重组了音乐团体光华乐社,他担任社长兼指导,经常练习,也经常到其他大学或电台去演奏。乐谱是由杨用工尺谱写的,后又改为简谱。乐谱是杨自己编写的,名《雅音集》,从封面到内容,全由杨一手刻写印刷装订成册。光华国月社演奏的大多是春江花月夜、梅花三弄、霸王卸甲、十面埋伏、平沙落雁、汉宫秋月、小桃红等古典曲目。杨荫浏在演奏时常常是吹笛子或弹琵琶。

杨荫浏家距无锡圣公会十字堂很近,早在民国初年,杨荫浏师从美国传教士郝路义女士学英文。郝出身于美国音乐世家,所以杨又向郝学习西洋音乐乐理,和声。对位、复调等。郝向杨学习中国诗词、乐韵和昆曲。在郝的影响霞接受了基督教教义,受洗加入了圣公会。1928年中华圣公会全国会议在上海召开,决定编一本全国十三个圣公会教区通用的圣诗集,定名《讼主诗集》。杨荫浏既是教友,又“素  于中西文学,对于宋词元曲和我国音乐研究有素。”乃专聘他为责任编辑。经两年努力,《讼主诗集》初稿编成,分发各地试用。1931年中华基督教会、中华圣公会、美以美会、华北公理会、华东浸礼会、监理会等教派同意,随即成立六公会联合圣歌编辑委员会,杨荫六为二十位委员之一,并任总干事。新编的供我国各大主流教派使用的圣歌集,定名为《普天讼赞》,于1935年5月正式出版。1936至1941年12月,先后再版十余次,销数达34万余本。该书内容丰富、文字优美,印刷精良,受到普遍欢迎。杨荫浏晚年时,案头总是放着一本金边皮面的精装《普天讼赞》。1932年,杨荫浏赴北京主编宗教期刊《紫晶》及《真理与生命》刊物中的“圣歌与圣乐”专栏,同时继续修订赞美诗,直至出版。

杨荫浏在北京期间,在燕京大学音乐系旁听作曲、西洋音乐史和音乐欣赏课,并在该校图书馆阅读英、德、法等国德音乐专著。1936年,任哈佛燕京学社研究员,同时在燕京大学音乐系讲授中国音乐史。1937年暑假回锡,不料卢沟桥事变发生,全面抗战开始,北上之路已阻断,8月下旬去南京,暂代中央机器厂总务主任。12月,随厂迁湘潭,翌年8月迁昆明。1939年至教育部音乐教学委员会工作。1940年迁重庆。1941年9月任国立音乐院教授兼国乐组及研究室主任。抗战胜利后,国立音乐院迁南京,杨任原职,兼任金陵女子大学教授。

在民国年间,他对家乡的音乐事业十分关心,每次回无锡,总要对民间音乐团体“华光国乐团”进行指导,不厌其烦的进行示范;兴之所至,还会领衔演奏。他会多种乐器,尤擅竹笛,得到吴畹卿嫡传,夙负盛名,吹奏时高音晶莹清澈,低音细若游丝,醇和清亮,余音缭绕。他曾为无锡乐器店排老红木优质琵琶品味;为解决竹笛音准,根据大量试验数据,制成笛尺,可以按尺开笛孔。

1949年春,杨荫浏历任中央音乐学院教授,研究部研究员,音乐研究所所长,中国艺术研究员顾问,中国音乐家协会常务理事,民族音乐委员会主任,中国文联全国委员会委员,全国政协第三、四、五、六届委员等。

他曾多次去云南、河北、广西、江苏等地调查,了解民间音乐,收集了许多珍贵的音乐资料。在这基础上出版了《古筝曲汇编》、《苏南十番锣鼓曲》,对我国音乐遗产的保护和传承有很大的贡献。

杨荫浏一生的重大成就是编写完成《中国古代音乐史搞》,该书65万字,1981年人民音乐出版社出版。早在1925年他就写了英文的《中国音乐史纲》论文。1955年,正是杨荫浏花甲之年,他同廖辅叔、李纯一等一起草拟了《中国古代音乐史提纲》,此后反复酝酿,征求同仁们的意见,多次修改,终于在1964年完成了史搞的宋代以前部分。接着文革爆发,编写停顿,十年浩劫过去后,杨荫浏继续撰写,终于在他七十七岁时写完了元、明、清三部分,于是全书告成。这是他在音乐历史与民族音乐音律学等方面综合研究的丰硕成果,史稿的每一论断,都多方引证,仔细推敲而成。从此我国音乐的史书成为负载现代乐谱的动态的音乐史。

在音乐研究方面,杨荫浏对我国古代音乐的研究作出了许多重要的贡献。他通过运算和实验,先后发表了不少有关音律方面的专著和论文,把我国民族音乐实践中经常遇到的音律问题及音律史的研究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他对我国民族音乐遗产的抢救,其中对民间音乐、戏曲音乐、宗教音乐的发掘、抢救、搜集、整理、研究工作,都有相当的成就。他最突出的成就就是对阿炳音乐的抢救。他在晚年时给将宪基的信中说道:

(关于阿炳二胡)一九四九年春间,南京初解放时,黎松寿先生告诉我的。一九五0年我去无锡录音的计划就是:(1)录阿炳的演奏;(2)依梅兰芳先生的建议,录天韵社伴奏昆曲时板鼓、三弦的独特技术;(3)录梵音。录阿炳的音,原在计划之中,并不是听了黎松寿的建议而临时决定的。

这里杨荫浏说得很清楚,他对阿炳的音乐是早有了解的,并不是由别人来代为“发现”的。而且为阿炳录音是自己录音计划的第一项,并非听了别人的建议才来录音的。杨荫浏对无锡阿炳的乐曲的抢救和整理,并编成《阿炳曲集》,他这方面的功绩是举世公认的。现迁建于惠山黄公涧旁的阿炳墓,新的墓碑就是由杨荫浏题写的,事实上,他是阿炳最重要的知音。

十年浩劫期间,杨荫浏被下放河北怀来五七干校,这时他已年过古稀,健康受到严重损害。1973年患突发性脑痉挛,虽经救治,恢复缓慢,他的肺气肿也越来越严重。但他对音乐的研究,虽至耄年,重病而不懈。去世前一年,已因病不能起床,尚托人带一小纸片,上面写着几个不成文句的字,意思是老友为他收集在无锡报刊上发表的早年文章,汇而集之,加以刊印。老友为他收集到他写的40多篇文章,寄给了他。1984年2月他在北京去世。他的著作除了上面所提到的,还有《定县子位村管乐曲集》、《关汉卿序曲乐谱》、《西厢记四种乐谱选曲》、《语言音乐学出初探》、《三律考》等,这是一笔丰厚的遗产。

作品集
杨荫浏书法
学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