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其勤
王其勤
1531-?
明嘉靖年间无锡县令,以筑城抗倭和丈量田亩两大政绩传颂于后世。
人物介绍

王其勤,湖北松滋县人,字时敏,号少月。祖父王相之,曾任府同知;父亲王天章,县学生。幼年得到全面良好的教育,“善骑射,性好学”,文章练达,操守严谨。

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仅23岁的王其勤中了进士,就在这年冬天他被任命为无锡县令。此时正逢倭寇猖獗,大肆侵扰沿海各省。王其勤明白当时社会环境不好,所以他没带家眷,就只身来到无锡。其时倭寇已流窜至松江、太仓等地,无锡城内人心惶惶。“海事丛棘,倭夷之变,层出叠见,为患颇剥于床肤矣。”当时江南巡抚等五位省级官员,多次召见王其勤,“深以县城倾圮为虑。”要求王其勤修葺无锡城墙,王其勤“自揣浅劣,惶然莫可承仰,乃集邑中耆宿,相与榷之,幸兹询谋佥同,乃冒毁摅虑,惟图厥成。”他制定了严格的限期分包施工办法。“规谋程约,咸出己意”。在施工过程中,王其勤雷厉风行,令行禁止。“三日,令於衢曰:‘某日峙材植,违者刑。’石甓山积矣;又令於衢曰:‘某日鸠工,逸者刑。’万杵雷动矣……”就这样,从嘉靖三十三年(1554)二月初九日到四月二十日,短短七十天,经过修坏补缺,原旧城基础上一座周围九里,高七米的坚固城墙就屹立在无锡地面上了。事后王其勤写了《无锡县城记》,记载了修城经过,感谢支持他的邑人,立碑刻石。

在建城的同时,其他各项战备工作也紧锣密鼓地进行。如:筹办武器,储存粮草,组织民兵,设置斥堠预警等。特别是对住在城外的居民,要求把粮食柴火等先放到城内的亲戚家,一旦有情况,就可以迅速转移到城内;民兵按职业分编,有窑兵、脚兵(搬运工)、弩兵(猎户)、僧兵、柴兵、子弟兵、义勇兵、园兵(菜农)等,在作战中可根据他们各自的特长发挥作用。城筑好没有几天,倭寇即到达无锡,王其勤亲自上城据守。城外护城河旁有高楼,倭寇利用高楼向城墙上发射石块、箭,使士兵无法在城墙上防守。有勇士潘海从城上缒下,游水过城河,潜至楼下,放火将楼烧毁。倭寇失去了制高点,士兵方能上城,列城而守。城中世家张守经,倾其家产,招募勇士,建立一支武装,号称义兵,五月八日从西水关出城作战,张守经手持武器,与 倭寇在西定桥上大战,义兵中的一名枪手,奋勇杀敌,连毙四寇,因头盔掉下,被倭寇击中头颅牺牲。义兵从桥上败退,这一仗战死了何五路等36人。张守经和侄子也战死,他的弟弟张守约断后掩护退却上船,倭寇头目直冲兵船,被张守经的亲兵,一铳击毙,“群寇夺尸驰去,遂解围。”经过这次的战斗,后来虽有倭寇骚扰,基本在远乡,不到城。第二年在浒墅杨林桥被歼,倭寇的威胁由此解除。后来高攀龙在《建邑侯王公祠》中说:“当时是,非城则锡不可守;然非公则锡不可城;非公持之坚,董之有法,则不可以三月城。如是则锡之民鬼矣。”

宋元以来,江南地区即存在着两种所有权的土地,一种是所有权属于官府即是国家官田。官田又有两种,有官府购买的田,也有没收罪犯的田。整个江南地区南宋时,官府即购买了350万亩土地,加上没收来的官田,官田数量可观。在江南地区苏州府所占的官田比例最高,常州府的情况好一点,无锡是常州府的首县。除了官田就是民田,也就是属于地主或农民私人所有的田。这两种土地的田税是不一样的,官田交租,民田交税。农民种官田的,直接交租于官府,租额极重。每亩所交达六七斗甚至一石的田租。官府所买之田的田租超过了没收土地的官田田租,是最重的。因为没收土地的官田原属于民田性质,官租相对轻一点。相比之下民田交的税就轻的多了,只有五升左右,最重也不超过一斗。

尽管封建政府确定了土地的人口和土地税额总额,但在具体的纳税人而言,它是因人口与土地关系的变化而变化的。明代盛行“寄名”,一些富户常把自己的土地寄写在享有免役特权的“绅户”名下,以此逃避差役。但社会应承担的差役总量并未减少,只不过转嫁到了农民的头上。除了徭役之外,土地权属的变动是经常发生的。富户寄名以后,隐瞒了土地所必须缴纳的田税,有的农民失去了土地,但仍顶着原来的田税。而一些豪强地主买了土地,但并不交纳田税。这引发了无田而顶税农民的逃亡。逃亡后的税往往落到粮长头上,弄得家破产荡。社会矛盾激化而发生动荡。这种情况到明代中后期已十分严重,广大农民不堪重负。无锡的情况与当时全国性的社会矛盾是一致的。

明嘉靖二十六年(1547)嘉兴知府赵瀛提出土地税不应有官田、民田之分,应一律重新丈量,均摊到亩,编制新的税册。这是江南地区重新丈量土地、确定税额的重大举措的开始。这一举措很快影响到江苏。常州府土地丈量是嘉靖三十三(1554)从无锡开始的,这是无锡百姓斗争的结果。当时无锡“延祥之民合众倡议,裹粮走京师,伏阙下,仰天号呼,极其言状,天子怜之,乃以其事下御史。御史曰:‘民病一至此哉。吾知有法耳。’乃檄参政使亟行。参政曰:‘吾职也,田之不清,粮安从出?’乃断然力主其议,而使县官亲其劳,县官曰‘是诚在我,民病之不去,吾何以父母为哉。’乃早夜一思访求故事,白于二公”当时的无锡知县为王其勤,所谓“访求故事”是调查研究田税的原始状态。“白于二公”是向苏松巡抚孙慎、督粮翁大立二位省级主管官员汇报,还得到休官在家的原翰林院侍读大学士华察的大力支持。无锡县知县王其勤开始清丈田亩,厘正赋税。全县13区,414图(里),每图设正弓手、算手各一人,专门负责实地丈量和计算。当时制定了丈量的标准工具--步弓。步弓形似规矩固定的圆规。无锡荡口镇鹅湖口,有明代建立的延祥乡三公祠,祠中有步弓石刻。它是按照当时步弓实物刻在石碑上的。步弓两足间距为1.71米,按明制5尺为一步计算,一尺为34.02厘米,稍大于明制1尺为31.1厘米的标准,实为5.5尺。其中原因值得研究。步弓阳刻在三块相叠的长条形花岗岩上,三块长条形石的长度以次递增。最下一块石条正中刻楷书“步弓”二字。这是当时为丈量土地而刻在石上的工具标准,值得史学研究的重视。除了弓手、算手外,每区又设区稽民四人,负责督率图正(里正)等人统一检查区内丈量工作的进度和质量。全县另设“总稽民”十人,专门负责登记、核查。在此之外,知县也常常进行不定期的抽查、复核、以杜绝作弊。在丈量工作开始的同时,即向公众公布鱼鳞图册和步弓标准石刻,使丈量工作一开始即有严格的规范,有相当的透明度,又获得了较为广泛的社会监督。丈量工作必然要触及地方上一些豪强地主的重大利益,所以遭到激烈的反对。他们使尽各种手段,公开的、秘密的、合法的、非法的,无所不用其极。而孙慎、翁大立、王其勤三位官员坚持原则,作好了政治上、思想上、操作上的准备,更重要的是得到了广大无地、少地农民的拥护。在激烈较量中,无锡地方土豪劣绅“彼有力者阳攻阴伐,倏忽万状,而三公者不为之动,挠之愈甚,持之愈坚。文移使者相望于道,有力者知不可夺,乃谋夺其权。”土豪劣绅利用一切社会关系,勾结朝廷邪恶势力,迫使孙慎、翁大立、王其勤先后丢官罢职,其中王其勤遭到陷害,差一点命都丢掉。但由于三位官员早有远见,工作做的扎实,“鱼鳞有图,丘段有册,耳目昭昭,井然不可乱矣。”使反对者想要进行倒算也做不到。更重要的是这件事得到华察的全力支持。华氏家族为无锡大族,极有影响。以华察的政治地位,使反对者的行动最后归于失败,仅花了三个月,清丈土地的事终于圆满完成。经过丈量无锡县共有官民之田14912顷87亩余,应纳田税折合平米245386石75斗余。另有徐达田庄之田92顷36亩余。应纳田税正米499石余,正麦198石余。此次清丈田亩,共核出隐瞒逃税的田地共十六万余亩,划去无田的土地税八千余石,其中荡口占二千余石。在完成清丈土地工作的同时,还解决了官田、民田税收标准的统一问题。新的田税不再有官田、民田之分,一律按照土地好坏定为三等,按等级交税。实际上是官田的田税均分到民田上。上等田每亩纳税近2斗,中等的1.6斗多一点,下等的1.4斗不到一点。经过丈量核实的调整,全县应纳的税额也下调了。整个江浙地区,官田、民田统一税额是从无锡开始的。到明万历六年(1578)张居正倡议丈量全国土地时,无锡已先走了一步。这一次又复量了一次,基本上维持了王其勤丈量的成果。全国丈量三年完成。无锡市博物馆藏《夫字鱼鳞图册》为万历十年的印本,正是这次复量的成果。

王其勤被调任南京户部主事离开了无锡,地方豪强虽达到了目的,但丈量土地的事实已经无法改变。他离开时,地方人士写了不少诗文,后来编为《锡山揽袂集》一书,“揽袂”的意思是无锡的百姓拉住王其勤的衣袖,不忍心他离去。

当年王其勤站在西定桥上眺望太湖,写下“湖山胜概”四字,成为留给无锡人的纪念,今天还保存着题字的石刻。华察在延祥乡建造了“三公生祠”,祀王其勤和其他二位支持王其勤的官员,即巡抚御史孙慎、督粮右参政翁大立。万历年间,高攀龙又在惠山秀嶂街倡建松滋王公祠;清康熙年间,在南门清名桥南面又建南水仙庙。相传王其勤的生辰为农历三月初七日,每到这一天,无锡的百姓都到庙中祭拜他。他的业绩受到世代百姓的传颂。

作品集
016-2 王其勤石刻
016-1 王其勤石刻
014 王其勤公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