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国凤
许国凤
1876-1960
清末举人,民国官员,教育家、法学家、书法家
人物介绍

无锡许氏一脉,系出唐代许远之后传十世到宋代,赠显漠阁学士太常寺少卿许振叔始迁居到无锡开化乡之方湖。后来到元朝末代,又有从方湖迁入城内七尺渡,其后一直传到清代。

许国凤字彝定,号仁盫,生于无锡城中师古河秦氏彰庆堂。家人盼望时世平安,所以取乳名为顺安。父许宝树,字芝庭,工小楷,擅绘事。兄弟六人,国凤年最少,幼时深受父母钟爱。六岁入家塾读书,开始接受启蒙教育。年十二、三,于读书之余喜听父老讲故事,又自己阅读小说野史,于是心思开启而日进。到十五岁至十六岁时父母双亡,孤苦伶钉,内心十分痛苦。当时家贫将辍学,幸赖华氏姑母及长兄许元勋的支持,得以继续就学。十七岁从邑人名儒杨章甫为师,授以经、史、骚、选、古文词等有用之书,并学习做文章,日夜苦读,发奋学习,频年学业有较大的进步。

许国凤二十岁时始应童子试,经过县、府试均名列前茅,一举而入庠成为秀才。当时地方名流秦肇锽同国凤意气相投,于是订为文字之交,并由高映川作伐,与秦肇锽长妹秦清徽订婚。两年后又应江南乡试,因文能暗切江南时事,有为而发,而得中丁酉科第八十二名举人。翌年戊戌会试,上北京应试。因德国人在山东侵毁孔庙,许国凤气愤填膺,联络同乡陶光济、沈祖约等人联名上书都察院,力主抗争,但当时朝廷无所作为,于是南返故里。是年秋,农历十月初四日,国凤与秦清徽在中市桥巷“乐在堂”秦府结婚。

许国凤回乡后因家贫无以为生,乃于1900年2月赁屋于无锡百岁坊巷杨宅设账授徒,籍舌耕以糊口,一年后迁举中市桥巷邹宅。他教学生经世致用之学,除研学业外,还要敦励品德,重视节操。他案头置有《孙子兵法》、《史记》、《三通辑要》等书,经常浏览研读。在他的启发教导下,学生都学业有进,知识面广。他前后办学五年,列学生藉者一百二十八人,济济多才,其中较特出者有徐彦宽、钱基博、钱基厚。钱基博在《仁安堂文集》序中谈到在许国凤处学习的情况:“夫子早岁讲学里门,弟子传其业者,予季基厚得其疏朗,而出自以深刻,徐君彦宽学其栗密,而发之以高举,基博生性独鲁,有志典雅,而益为古遒,皆得夫子之一体。”1902年钱基博与钱孙卿参加县学小试。钱基博作《李忠定上十事论》,陈古刺今,凡一千数百言,最后因“语多伤时”而未被取。许国凤读了,大为欣赏,认为“可作名臣奏疏读。”他为自己有这样的学生而高兴。不少学生受业于许国凤而后在学术、政治、经济、法律各界均有所成就。

许国凤三十岁结束办学,到北京任职。翌年,毅然辞职而应试,又入京师法律学堂就读,学习认真,未尝缺课请假一次,三年毕业,名列优等第一名,因遵祖训不任法官,而任学部主事,以后又就职国立法政专门学校、高等边筹学校讲学及督办盐政处总务厅委员,至是一身而膺三职。民国后,邑人杨味云出任长芦盐运使,委任许国凤为滦州一等官运局局长,下辖支局十五处,历时数年。后来杨味云出任山东财政厅长,财政部次长,盐务署署长等,均礼聘相助,随同进退,恪尽职守,颇多建树,前后十余年。杨味云称许国凤“左操筹,右握管”,办事“处断若流”,做到“如衡称物,如鉴取形”,公正而明察,十分难能可贵。在职期间,他著有《法兰西司法制度要览提要》、《比利时司法制度要览提要》、《改良监狱制度策》、《日本国债制度提要》、《无锡律师公会冤狱赔偿运动宣言》及《日本税债币制要览提要》等。

许国凤五十岁退休,回归故里,不再外游,而对于地方公益事及宗族修谱、祠墓等事,亦尝勉为主持,曾被推选为无锡律师公会副会长、修志委员会会长和无锡县款产管理处副主任等。平日常与里中耆旧啜茗于城中公园,笑语自遣,寒暑无间。春秋佳日,更与三五知友买舟觞咏,怡情于湖山泉石之间。杨味云赠他一联道:“事能知足心常泰,人到无求品自高。”称赞他知足而无求。其夫人秦清徽出于名门望族,诗礼之家,是秦邦宪(博古)、秦邦礼(杨琳)的姑母。随许国凤南北奔走,相助画策,勤俭持家,教子有方,后又协助许国凤营建城内中市桥巷宅第,为子女操办婚嫁,倍极辛劳。性豪爽,重情义,乐于济人。由于长兄秦肇锽早逝,身后萧条(祖宅乐在堂已售去),因留嫂氏及子侄秦邦宪、邦礼、邦范在家中居住三年,并令子侄入家塾读书。又由许国凤介绍秦邦礼至无锡复元钱庄工作,后来秦邦宪、邦礼先后参加革命,许国凤夫妇仍经常关心照顾嫂氏及秦邦宪留锡的长子秦纲(乳名阿土,当时尚年幼,解放初在北京病故),抗日战争无锡沦陷时,携带他们一同避难至南乡许舍。其夫人于解放后逝世,许国凤写悼亡诗七十二首,悲痛异常。

1949后许国凤曾任无锡市人民政协委员,列席市第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并参加政协健学会,重建碧山吟社。许国凤工书法,尤善隶书,挥洒不稍厌,求者踵接,惠山“云起楼”匾额及寄畅园“八音涧”刻石等,都是他的手迹,无锡市博物馆也藏有他的作品。他还为二泉庭院撰联:“手携团月,腋起清风,泉试惯吟苏老句;栋宇重新,溪山依旧,书藏犹忆遂初堂。”为锡山撰联:“当年侧帽高吟,伴桂子秋香,梅花夜月;此地帘开静坐,对九峰翠烟,万壑云涛。”

1960年1月28日,许国凤于中市桥巷宅第逝世,享年八十五岁。遗著有《太平湖寄庐法学笔记》八卷、《仁安堂文集》十二卷、《仁盫杂录》六卷、《重台并蒂莲花馆诗稿》七卷、《瑞莲室日记四种》等,皆亲手抄写,一字不苟。

作品集
许国凤对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