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文治
唐文治
1865-1954
清政府商部左侍郎,农工商部尚书,上海实业学校监督,无锡国学专修学校校长,经学家,古文家,教育家。
人物介绍

唐文治的学生陈柱尊在1943年怀着深情回忆与老师教学生活有关的无锡故居:

城之西为西溪,溪广一丈,吾师唐蔚芝先生之所居在焉。师原籍太仓,自民国十年,筑新居于此,遂家焉。中有小园,颇擅园林之胜,每当星期六夜,讲学之暇,尝集讲学同人会宴与此,酒酣耳热,仰而赋诗,歌声震天地。今则江山多恙,城郭已非,唐先生避桂林,由桂林而沪,所到之地,弦诵弗缀,而无锡西溪先生之故居,与学前街讲学之黉舍,徒令人驰念不置云。

唐文治的故居及讲学之地,今天虽已踪迹难觅,但他在锡城的影响还是很深的,五里湖畔琴山之麓自有先生的纪念馆茹经堂,而他们培养的文史人才,早已桃李满天下。

唐文治,字颖侯,号蔚芝,晚号茹经,江苏省太仓县人。13岁至16岁,唐文治在外叔祖及外祖父等长辈的直接教诲下,读完《论语》、《孟子》、《左传》、《诗经》、《尚书》、《易经》、《札记》、《春秋》、《孝经》等书。接着受教于父亲唐若钦的好友王紫翔的门下。先后精研了汪武曹《孟子大全》、陆清献《三鱼堂集》及《唐宋文醇》等书,对于理学和为文之道粗知门径。

20岁时,唐文治以优异的成绩考取江阴南菁书院。当时南菁书院草创未久,教学内容为经史词章之学,院长黄同元为经学大师,他对唐文治说:“顾亭林先生有言,经学即理学,理学即经学,不可歧而为二,圣门之教,先博后约,子其勉之。”自此唐文治不再偏颇于宋儒之学,明白了“训诂义理合一之旨。”这样唐文治研读了《字义余钞》、《经学通故》,从此经学、小学大有进益。在南菁唐文治写出了生平第一篇文章《宋元明诸儒说主一辩》,后来又写了《周易大义》。时王先谦的《皇清续编》辑成,正准备在南菁出版,唐文治帮他任校书之役。在黄、王两位大师的指导下,唐文治通经致学,制艺之文在他手中早已驾轻就熟,17岁时已是举人,27岁到北京礼部会试,考中进士。

中进士后即分派在户部江西司任主事,接着受翁同龢的调派,任云南司帮主稿。翁赞赏他人品端方,奉公勤慎。三十三岁时,传补总理各国事务衙门章京,在电报处翻译电文。自此唐文治供职于户部暨总理衙门,每隔二日赴户部,又隔二日赴总理衙门,公务十分繁忙。唐文治在户部供职共九年;在总理衙门共十一年。后来清政府设商部,唐文治由商部右丞而升左丞。商部改为农工商部后,唐署理尚书,41岁的唐文治任官已相当于今天的部长。唐文治在北京任官期间,正是清朝走向衰败的时期。1894年甲午战争战败,唐文治以一个户部主事的卑微小官,上奏章《请挽大局以维国运折》,要求光绪皇帝对玩忽国事的大臣“予以不测之罚。”当时翁同龢入掌军机,他是唐文治的座师,看了奏章,很是欣赏。但西太后控制下的清政府,不予理睬。戊戌变法中,翁同龢被西太后开缺回常熟,唐文治亲送至正阳门车站,依依惜别。唐文治在外交上曾为外务部起草电文,拒绝葡萄牙的无理要求。1901年,作为随员,随同户部侍郎那桐赴日本,回国后代那桐作《奉使日本国记》。1902年,英王爱德华行加冕礼,唐文治作为三等参赞,随载振赴英国致贺。在英国唐文治留心考察学校。后又转赴法国、比利时、美国、日本访问。回国后,他代载振写《英轺日记》。1903年,清政府设商部,唐文治任左侍郎。他亲自拟定在商部分设保惠、平均、通艺、会计四司和司务厅,作为日常办事机构。他制定《商律》,成为中国最早的商法。他参与设立农工路矿公司,高等商业学校,总商会,勘矿总公司,劝工场。他还派员考察江浙商务,接收京师工艺局等。1906年,清政府改商部为农工商部,唐文治署理尚书。同年,母胡太夫人卒。唐文治丁艰回太仓,从此结束了官宦生涯。

1907年,邮传部尚书陈玉苍奏请,派唐文治任上海实业学校监督,监督等于今天的校长,而实业学校即原南洋公学,今天的上海交大。唐文治因丁艰,加上念父年高,思乡綦切,遂允就职。唐文治在这里做了13年校长。在任期间,整顿废弛的校务,配备教师及校务人员,增设电机、铁路、商船驾驶等学科,创办图书馆,实验室,使实业学校具备了多学科的理工大学的规模。到他1920年离任后,第二年即改名为交通大学。

1920年,唐文治辞去上海实业学校之职,定居无锡,在城内西溪建了住宅。这一年他双目失明。12月,钱塘施省之捐资创办无锡国学专修馆,通过陆勤之请唐文治出任校长。唐文治本来就有居家讲学之志,遂慨然允诺。唐文治让学生蔡虎臣在锡山山麓租得山货公所楼房两幢为教室和宿舍,即于无锡、上海、南京三地招生,报考人数近千,只录取了正额24名,备取6名。第二年国专校董孙鹤卿捐资重建学前街尊经阁,经无锡县署批准,又得到杨翰西帮助,无锡国学专修馆正式迁址于文庙之东。1928年国民政府教育部派柳诒徽、薛光锜来校调查,认为办学成绩很好,设置完善,允予学校立案,1929年,教育部令改称无锡国学专门学校。这样,无锡国专列为政府备案的正式高等学校。1931年冬天国际联盟教育科官员唐克尔培根到我国考察教育,访问国专后说:“我们来中国后看过很多学校,读的是洋装书,用的是洋笔,充满洋气。这里才看到纯粹中国化的学校,才看到线装书和毛笔杆,希望这所继承中国文化的学校能够发扬光大。”后来唐文治常常把这话引以为荣。

唐文治对国专倾注了爱国的热情和正确的教育理念。他亲自为国专撰写校歌歌词:

五百载,明世生,道统继续在遗经。
乾坤开阔,学说何纷纭。
惟我中国教化最文明。
上自黄帝迄孔孟,先知先觉觉斯民。
大道行,三代英,我辈责任讵敢轻。
勉哉!勉哉!俭以养德,静以养心;
建功立业,博古通今。
为生民之命,为万世开太平。

“正人心,救民命”,乃是国专办学的精神。在这种精神下读书,将是学问品德齐头并进。国专强调个人的品德修养,在校园里挂有“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是之为真丈夫。”的古语。在饭厅里悬着明杨继盛的联语:“铁肩但道义;辣手著文章。”希望学生在用膳时思忖着。

唐文治在55岁时失明,只能依靠听觉来了解一切,每天有专人为他诵读典籍、书报,作为程课。任何文章,一经听过,便能领会。晚年以卖文为生,江南仕宦之家的“寿序”、“行状”、“墓志”等多出其手,皆由他口诵腹稿,由他人录出。他年高身残,行履维艰,但每天上午七时必临校办公,风雨无阻。经常由人搀扶着到教室、饭厅、宿舍了解情况。据金易占回忆:“国专的饭厅秩序是比较突出的,几百人在一个饭厅里进膳,从来没有人小声说过话。”从中可窥国专学生的学养素质。每星期一的“纪念周会”,校长必定对学生讲话,内容不外进德修业,但扼要中肯,时间不超过20分钟。国专在学业上对学生要求十分严格。但在生活上,不甚干涉,相对自由,这不失为教育的成功之处。

无锡国专有办学十六字:“熟读精审,循序渐进。虚心涵咏,切己体察。”国专的课程设置,必修科目与当时一般大学的中文系相仿。选修科目,分义理、考据、辞章三大类。教学内容注重读原著,不用通论或概论。如经学,重在精读《论语》、《孟子》、《大学》、《中庸》等,由唐文治亲自执教。如子学,重在精读《老子》、《庄子》、《管子》、《荀子》等原著。古文则读《古文辞类纂》,诗则读《唐宋诗醇》,等等。这样学生学到的是实实在在的知识,而不是空论。空论不是知识,必将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遗忘。国专提倡的是厚植专精,由博返约的学风。国专要求每位学生至少背诵长篇古文五六百篇。要求学生的学习方法即是读书,根本不理会“死记硬背”的指责,不趋时髦,不尚空谈,不走捷径,不怕舆论,形成自己特有的学风。在校园内,不论早晚,总是一片琅琅书声,成为国专的特色。不同的教育理念只有在自由的环境下才能如花朵般开放,国专的教育理念,是行之有效的,成功的教育模式。

唐文治自己深通桐城文章的写作。早年曾在日本不期而遇吴汝纶。“屡次相约夜谈,论古文源流”及读文之法,为之心折。所以写有《桐城吴挚甫先生文评手迹跋》,详谈吴汝纶读文之语,其略云:先生云,读文之法,不求之于心而求之于气,不听之于气而听之于神。大抵盘空如雷霆之旋太虚,顿挫处如钟磬之扬余韵;精神团结处则高以侈,叙事繁密处则抑以敛。而言外之意无不传。师《乐记》之所谓上如抗,下如坠,曲如折,止如槁木,累累乎端如贯珠,皆其精理也,如此则通乎神矣。唐文治读文,嗓音洪亮,音声优美,声调随文章的感情、意境、节奏的变化而不同,抑扬顿挫,韵味无穷,悦耳动听,时人称之谓“唐调”,上海大中华唱片公司曾录制他的读文唱片,出版发行。

唐文治认为学生质量的高下,与教师的水平密切相关,所以不惜重金延请海内名家来校任教。一时名家云集,国专学生自是得益匪浅。国专从创办到抗战时期迁上海为止,先后聘请陈石遗、金松岑、钱基博、周予同、吕思勉、郭绍虞、周谷城、朱东润、胡曲园、张世禄、顾实等名师来校。经常举办学术讲座,学术空气浓厚。国专的教师学有专长,认真严肃,不人云亦云,勇于创新。从1925年起创办《国专月刊》,每年出版十册,共出版80册左右。月刊上刊载的都是师生的学术文章。另外在经费支绌的情况下,出版了大量的学术专著。学生在校期间,通过不断地自学和写作,培养出文史哲的研究能力,后来不少成为国内一流学者,如唐兰、吴其昌、毕寿颐、蒋庭曜、蒋天枢、魏建猷、马茂元、周振甫、冯其庸、鲍正鹄、汤志钧、朱星、江辛楣、周坚白、王蘧常、钱仲联等。国专成为名副其实的文科教授的摇篮,在中国教育史上留下了灿烂的一页。

从建校到抗战爆发的17年中,是国专的鼎盛时期,随着报考学生日益增多,原有校舍已不敷应用。唐文治于1935年起在宝界桥北堍购地50亩,作为新校基地。1937年花朝植桃柳400枝。这年春天,唐文治亲任奠基,当场颂言:“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人才蔚起,中国太平。”接着动工兴建,已造好“国学桥”两座。不久,日寇发动侵华战争,建校之举未再实施。抗战期间,国专历经迁移,所到之处有湖南长沙,广西桂林,最后至北流山围,始终坚持办学。唐文治随校而行,颠沛流离,年老不支,只得返回上海。日寇投降后,无锡聘请校友许岱云、李尧春、陈寄畅为复校委员会积极复校。无锡已复部分由王蘧常负责。1949年8月,“国专”呈准苏南人民行政公署,改为中国文学院,唐文治任院长,王蘧常任副院长。1952年,因高等院校调整,国专最终并入江苏师范学院而归于不存在。国专在办学的30年间,共培养学生1800人左右,大都成为传承祖国文化专业骨干人才。

1934年,为庆贺唐文治70寿辰,交大校友胡粹士、张贡九等以及国专同学在宝界桥畔琴山,购地十亩许,捐款建筑了“茹经先生纪念堂”,翌年落成,唐文治曾去小住。该纪念馆中国式建筑风格,随山赋形,错落有致,高下得宜。唐文治的学生王蘧常为茹经堂撰联:“大义发群经,独探渊源接泗水;及门遍四海,永留弦颂在琴山。”这是对唐文治一生的最好评价。唐文治于1954年去世,享年90。平生著作有《茹经堂文集》。

作品集
学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