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新昌算盘镜箱店

“算盘”是二十世纪“电子计算器”问世以前,最为便捷的计算工具,应该称得上是我国先人的一大重要发明,已有千年的历史,一位打算盘的高手,计算加、减法其速度之快,是“计算器”赶不上的,现在的会计人员除操作高位数的“乘、除”法,还习惯使用这种古老的计算工具--“算盘”。

“镜箱”俗称“梳头盒子”,多年前是农村出嫁女儿“妆盘”中的必备品之一。“梳头盒子”是妇女用来盛放女足木梳、篦箕等梳头工具用的。

以上两种都是手工业制作的木制品,从前的“算盘、镜箱业”从业人员不多,在无锡地区开店经营的店家也不满十家,绝大部分是老板带一、二个徒弟的小店,规模大的也有开设在“二下塘”、“书院弄口”(现中山路)上的“华新昌红木算盘镜箱店”。

“华新昌”系华子坪开设,华曾上过几年私塾。1914年在“书院弄口”开设“华新昌”时,除自己站柜营业外,雇佣了几个工人制作,除经营算盘、镜箱外,还兼营“牌位”,即“神龛”。他不仅经营制造普通什木制作的产品,并精心用红木制作“算盘”,用红木打造牌位外壳,“牌位”用木质光洁不易变形,“银杏”甚至用“檀香”这种贵重的木材制作,以供那些大商家、地方乡绅大户购买。牌位上方雕有“五幅盇寿”、座子雕有“二龙戏珠”图案,这种售价高的“牌位”也让乐于讲究排场的“孝子贤孙”们作为奉祀祖先的必备品。同时“华新昌”还兼营“家堂”(祖先堂),这是“丧家”“断七”后安置亡人牌位用的。历代祖先的牌位安放在“家堂”中。那些大户人家的“家堂”有宽三、四米、高一米,进深一米的。而且木质上好、制作精细,漆工讲究,价格当然也不菲。“华新昌”获利颇丰,便谋划增开新店。

1927年,“华新昌”新店在监弄口开张了,新店叫“华新昌兴记红木算盘镜箱号”。“镜箱”的销路不再局限于无锡,也批发到邻县甚至苏北乡镇。逢到乡镇有节场,如江阴华士、北氵国、武进雪堰桥等,“华新昌”都如期下乡销售,而货源除本店制作外,还收购各作场如远在沙州后塍等地也有“牌位”、“镜箱”、“算盘”等半成品送来进行油漆加工后销售。

“华新昌”新店开张后,从经营“算盘、牌位、镜箱”等传统产品外,还扩展了“花几”、“佛龛”、各种花瓶、古玩座子等红木小件业务,同时也经营大户人家厅堂摆设的“大理石红木插屏”、“花瓶”等大型贵重物件。抗战前夕,“华新昌”处于鼎盛期,老店、新店共有木工、漆工近50人。

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不久,日军飞机开始轰炸无锡,市民纷纷准备逃难,各商店巴不得将货品售空。唯有华子坪的“华新昌”将各作场送来的半成品照样全部收下,家人劝他应该留些现金作逃难打算,华子坪坚决不同意,他认为每家作场主都有几个家人依赖,在这患难时刻应帮助他们。由于“来者不拒”,收下来的木制的半制品将两个店的空间都塞满了,加上客厅内的“防空洞”是红木方子(2m1m20cm)搭建的。当日寇进城后纵火焚烧无锡城时,“华新昌”两家店烧了七天后,火烧场还有余烬在继续焚烧。    “华新昌”由于两个店都被烧毁,元气大伤,1938年在中山路打铁桥处租了一间门面恢复营业,店内工人也减至三、四个。在日寇统治下,农村破荒,“镜箱”销售一落千丈,只有算盘由于商店重建还有一些销路外,至于红木小件等业务都不景气。“华新昌”面临困境,因而华的妻子,是一位富有经营头脑的女强人。她了解苏州在当时是一个纯消费城,城内那些清末、民初做大官的子孙,大都已败落,每天靠出卖祖上遗留下来的产业,过着上午“皮包水”(指上茶馆喝茶)、下午“水包皮”(孵混堂)的“败家子”生活,将古玩、各种所堂陈设设法低价出售。她便经常到苏州的古玩店中去“淘旧货”。这一招也真收到意外的收获,从苏州低价收来的红木“大理石插屏”、各种“青铜花瓶”、“古瓷瓶”,回锡后将插屏稍加修整,重新打磨油漆,放上货架,很受那些发“国难财”的暴发户青睐,而卖上一个好价钱。从苏州收购来的这些货品中,也真有一些“珍品”,如惠山“寄畅园”、“凤谷行窝”厅上陈设在天然几上那一副“紫檀真大理石插屏”、“红木底白梅桩大花瓶”便来自苏州。当年这一件“花瓶、插屏”还有一只红木精制的“财神堂”刚在店堂内陈列,便由一位米行老板俞维昌花了十五两黄金(老制)购去,后来俞维昌破产,这两件作品辗转售给他人,最后由国家收藏,陈列于“寄畅园”。

(华钰麟)


点评:

商店无论大小,创业难,守业也难,创新而昌者更难。“大好江山破碎时,鸬鹚一饱别无知。渔人不识兴亡事,醉招扁舟击柳枝”。华新昌算盘镜箱店的兴衰,似一面历史的镜子,让世人清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