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兴盛王兴记

1913年的无锡兵荒马乱,皇帝没了,城头不断变换着各路军阀们的大王旗。这一年的春节前后,无锡北乡塘头师古桥一个23岁的青年打算进城,到崇安寺开一片小小的馄饨店。这个青年人叫王庭安,又名王春和。王家世代务农,没出过在街镇集市上摆摊设担的。在此之前,王庭安曾在印花厂做过工,对城里的五行八作有所了解。王庭安已经娶亲成家,在印花厂赚的那点工钱不够养家糊口的了,于是,向亲友借贷了两块银圆,租下了崇安寺升泉浴室旁边的半间门面。

说是馄饨店,其实比崇安寺里的小吃摊也强不到哪里去。半间门面,店堂间里只放得下一两张桌子,其中一张还得靠墙放,只能算半张。好在头顶比摊担多了一个屋檐,免除了日晒雨淋。店堂间实在太小,炉灶只好放在外面。雇不起帮工,王庭安自己擀皮拌馅、包馄饨,锅上灶下,跑堂刷碗抹桌子,一沓刮子一个人干。

开始半年,王庭安白天卖馄饨,晚上煮面条摆夜市,起早贪黑,急着把本钱赚回来。半年后,王庭安的手推皮子老式馄饨生意日渐兴隆,一个人忙不过来了,雇了一个叫根培的师傅推皮子,还收了一个叫增荣的学徒,王庭安自己站灶头。开店两年后的1915年,正式定名“王兴记”,店面扩大到一间半。随着生意越做越大,王庭安的妻子进城帮助丈夫料理店务,后来再收了一个叫朱菊宝的小学徒。原来的手推馄饨,改成了更受顾客欢迎的机制面皮大肉馄饨。

王兴记馄饨最早是混汤,蘸着酱油或姜末之类的佐料吃,后来才改成白汤和红汤的。用肉骨头熬成的白汤,味道鲜美。一碗白汤馄饨,上面撒上一些紫菜丝、胡椒粉,大蒜叶、皮蛋丁。色香味俱全。红汤辣油馄饨口味重,撒上一些香干丝,好看又好吃。王兴记地段好,馄饨花样翻新,客源稳固,开业两三年基本立住了脚头。

经历了八年抗日战争,无锡的市面更加萧条。眼看生意一天比一天清淡,王庭安动脑筋扭转颓势,雇请面点师傅魏金奎,把肉皮煮透,剁碎,再加酱油烧烂。口味保持咸中带甜,甜中有咸,带卤包在发酵的面皮中,上蒸笼蒸食。王兴记自创的小笼馒头,皮薄馅多,一咬一口汤汁,味道鲜美加上价廉物美,清淡下去的生意慢慢有了回升。王兴记的经历同历史密不可分。国民党统治时期,物价飞涨,为了招徕顾客,王兴记当街烙过葱油鸡蛋饼。香气四溢的葱油鸡蛋味儿,谗得路人一步三回头,兜里有钱非吃不可。就这样,王兴记虽然生不逢时,却一次次绝处逢生。市井贩夫,当差的走卒,外来客商,本地的乡绅,书场戏院子里的看客,有闲有钱的白相人,都会光顾王兴记。王兴记从早到晚门庭若市,食客川流不息。

起源于升泉浴室旁边的王兴记,历史上经历过半间增加到一间半、一间半扩大到两间、两间之后的1946年再次拓展半间门面,两间半门面的王兴记馄饨店,在无锡首屈一指。王兴记的兴盛让人又妒又羡,在王兴记周围曾经开过四家馄饨店。湖北人开的焦记馄饨店,专卖绉纱馄饨;新新馆馄饨店,卖的馄饨同王兴记一样;另外两家馄饨店分别叫纪顺源和安乐。这几家馄饨店虎视眈眈,都想分一杯羹,竞争激烈可想而知。如何在竞争中胜出,并且保持长久兴盛成了王兴记无法回避的问题。出路还是在馄饨和小笼馒头上下工夫。

王兴记的鸡汤虾仁馄饨、蟹粉小笼馒头,就是在竞争中诞生的。与竞争对手只用手段不练内功不同,王庭安目光远大。他让渔船上的人早市专门给王兴记送鲜虾,请人坐在王兴记门口剥,晶莹剔透的鲜虾仁真材实料,路人纷纷驻足观看。馄饨、馒头,本身就是小吃,有几个零钱,就可以坐下来品尝品尝。一吃,果然好,价格也不算贵;一传十,十传百,生意自然好过东施效西施的别家。除了不断在品种花色上创新,王庭安还注重运用分配制度留住人才。王兴记虽然是独资老板,王庭安为人不吝啬,他分配上实施拆账制。营业额大分得多,大师傅一个月可以拿到一百圆往上,当时的一百圆已经不是小数。徒工一日三餐吃在店里,另外也有零用钱,用心学艺,人品又好的,过年过节,还会拿到赏钱。这样,无锡城顶尖面点师傅、后备人才,咸归王兴记门下。兵荒马乱天时不好,王庭安占有地利人和,新中国成立之初的十年,王兴记天时、地利、人和皆备,开洋馄饨,蟹粉小笼享誉沪宁线。1956年,王兴记首批公私合营,在无锡工商业界引发震动,带动了无锡工商改造的顺利进行。1965年,在崇安寺升泉浴室原址经营了半个世纪的王兴记搬迁到中山路新大楼。由于历史原因,1966年,王兴记被迫更名为无锡馄饨店。其实,这也从一个侧面说明了王兴记的品牌价值。中外嘉宾,到无锡来,除了自然出产的太湖三白,无锡的馄饨和小笼馒头必尝。不仅如此,小笼馒头还被装在篾编的箩头里,馈赠亲友。

历史的河流常常曲曲折折,紧要关头打了一个漩涡,又风平浪静一派悠然地前行了。改革开放后,王兴记重新焕发青春。1995年,王兴记从中山路中段搬迁至中山路学前街路口。现在的王兴记中山路总店,日均接待量超过五千人,每天顾客盈门,已经成为无锡商业区一道独特风景。1996年,王兴记这朵奇葩花发数枝,在长盛不衰的王兴记这块金字招牌下,由王兴记馄饨店、醉月楼菜馆、二泉酒家三家法人企业合并成立了王兴记股份有限公司。新成立的王兴记股份有限公司与传统的单一经营模式完全不同,下设王兴记中山路总店、王兴记速冻食品厂、二泉酒家、崇安寺餐饮分公司等品牌直属餐饮企业。全新的王兴记集无锡传统名点小吃、中餐、旅馆、娱乐于一体,主营的鸡肉三鲜馄饨、鲜肉小笼馒头、蟹粉小笼、蟹粉馄饨、虾仁馄饨深受大众喜爱,为满足群众需求,公司先后开设靖海、锡惠、阳澄湖、蠡湖中央公园等直销店。2003年,公司成功进行了企业所有制结构改制,完全民营的王兴记股份公司,员工总数达260多人,充分体现了企业发展回报社会的经营理念,同时也为王兴记进一步做大做强奠定了基础。王兴记与时俱进,速冻后冷藏运输的系列点心销售覆盖沪、苏、常及无锡周边地区,更多的人足不出户,就可以品尝到王兴记的真滋味。特别值得一提的是王兴记中山店二楼开辟的“御兴苑”中餐厅,主打锡帮特色菜肴,开创了地方名点与地方名菜并举的新的经营思路。

王兴记好比一个长盛不衰的明星,先后被授予“中华餐饮名店”、“全国绿色餐饮企业”等荣誉称号。王兴记主营品牌--鸡汤三鲜馄饨、鲜肉小笼馒头、蟹粉馄饨、蟹粉小笼、蟹黄小笼、鸡汁荠菜馄饨等传统名点荣获“中国名点”、“中华名小吃”称号。


王祖荣资助地下党

王祖荣是王庭安的长子,在学校读书期间,受到进步书刊影响,思想倾向于劳苦大众。经过长期考察,地下党发展王祖荣加入中国共产党,让他借助王兴记人来人往地处闹市做掩护,传递情报。

1948年,中国共产党在长江以北大部分地区取得了统治权。中国人民解放军积极部署,准备渡江。这时,党组织交给王祖荣一项新的任务:以防万一,另找一个地方建立一个新的联络站。王祖荣征得父亲同意,以王兴记扩大经营为名,出资开办了一个益丰酱油厂和一家在郊外的农场。

当时中共无锡地下党负责人周晓华的联络员姓许,便于工作,周晓华让王祖荣安插小许到益丰酱油厂做业务员。中国革命即将取得胜利的前夜,国民党特务无孔不入,白色恐怖笼罩无锡城乡。小许到益丰酱油厂不久,身份就暴露了。王祖荣冒着生命危险,掩护小许安全撤退。由于王祖荣的机智与善于周旋,特务们苦心追寻的线索断了,党组织免遭了破坏。

百万雄师渡江前夕,王祖荣利用王兴记大少爷喜欢无线电做掩护,收听延安新华广播电台,即时把延安的消息传播给盼望解放的人们。为迎接解放,王祖荣根据党组织的安排,借养病为名,收集药品,供给准备渡江的解放军。王兴记声名远播,王兴记馄饨小笼馒头好吃,无锡城乡妇孺皆知,但是,王兴记资助革命,王祖荣参加地下党,为无锡解放于默默无闻中作出的贡献,很少有人知晓。


点评:

善小莫不为。做人做事其实一个道理。

王兴记做的是小生意,生意小,立意不小。王庭安独辟蹊径,数十年如履薄冰,不与人争,但求事成。王兴记的兴盛与王庭安的淡定、执著、一心图谋长盛不衰,密不可分。居安思危难,居危思危易。国运昌盛,事业腾达,皆同此理。(蓝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