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榜九进士”和“六科三解元”

在古代中国,选拔人才,任命官员,科举考试几乎是唯一的途径。科举制度为封建国家的发展提供了众多优秀人才。明清两代,就无锡而言,在文化上有所建树、获得相当成就的人,绝大多数可以在进士名录中找到他们的名字。

这里简要介绍一下古代的科举考试制度,特别是关于学历的问题。凡没有获得秀才资格的男性读书人,不论年龄一律称作童生。凡是童生,在本地经过县试、府试、院试三次考试而获得通过的,即称为进学,得到了秀才资格。县试考场一般在县学的明伦堂,知县为监考官,童生坐在下面座位上,试卷发下后即有人高举一块牌子,上面写着考试的题目,题目是“四书”上的一句话,考生立即抄下,即以此为题写八股文。清代的院试考场设在江阴的学政衙门,三府八县的童生最终在那里取得起码的学历--秀才。秀才仍须每年参加考试,劣等者将被取消资格,这个学历是不稳定的。有了秀才资格即可参加省级统一考试。明代的无锡属于直隶省,成祖朱棣迁都北京后改称南直隶,它包含江苏、安徽两省,省考的地点在南京。省级考试被称为乡试,录取者为举人,第一名称为解元。乡试三年一次,江苏、安徽的解元轮着录取,即连续六次考试,江苏、安徽各取三名解元。明代无锡人在六次乡试中,属于江苏的三名解元全被无锡人夺得,所以无锡人自豪地说:“六科三解元。”通过乡试获得举人资格的人,即可任命县学教谕、县丞或知县等官。到了清朝,改南直隶为江南省。康熙六年(1667)又改为江苏、安徽两省,江苏又被称为下江。两省乡试地点仍在南京贡院,解元也仍是轮流录取。获得举人资格后即可到北京参加会试,这是全国性的考试,会试的第一名称会元。通过会试的人参加殿试,殿试成绩分一甲、二甲、三甲。一甲只取三名,即状元、榜眼、探花,赐进士及第;二甲若干名,赐进士出身;三甲人数更多,赐同进士出身。在进士这一层面上,可以看作科举考试的最高学历。进士虽不一定会任中央最高级别的官员,但中央最高级别的官员则非进士不能担任。皇帝有时在进士中进行小范围的考试,加以挑选,获选者得庶吉士头衔,作为文化教育或高级官员的储备。

明清两代,无锡参加科举考试取得进士的人数之多,在大江南北颇负盛名,明代中进士二百二十八人,清代中进士二百二十六人,另有八名武进士。明代无锡中状元的有孙继皋,榜眼有华琪芳,探花有吴情。清代无锡中状元的有邹忠倚、王云锦、顾皋,榜眼有华亦祥,探花有周弘、秦蕙田、秦勇均、秦铽、邹奕孝。清代会元的有顾钰、秦铽、陶世风。明清两代,解元有华钥、尤瑛、吴汝沦、顾宪成、周继冒、陈祖绶、范龙、赵音、马锦昌、龚锡纯。旧时每县的县学前,总有一座牌坊专门记载本县科举考试成绩,明代的情况,上文已谈及。到清代,县学前有状元坊,光绪《无锡金匮县志》上记道:“状元坊,为宋蒋重珍建,后凡魁鼎甲皆列名。”牌坊上,中间品字形地挂着三块红匾,高处一块写“状元”两字,左右稍低的分别是“榜眼”和“探花”。匾上左边写着获此殊荣者的姓名。红匾两边有白底黑字的匾额各一方,分别写着“一榜九进士”、“六科三解元”。万历十七年(1589)乙丑科,无锡有九人同榜录取为进士,他们是叶茂才、周继昌、华士标、杨应文、陈幼学、高攀龙、何湛之、华国荣、堵维垣,这就是“一榜九进士”的由来。从明隆庆四年(1570)至万历十三年(1585)在南京举行的六次乡试中,江苏解元吴汝伦、顾宪成、周继昌都是无锡人,故称“六科三解元”。在清代,无锡科举考试成绩继续领先,一榜录取进士九人,乃至十二名的有好几次。清康熙年间曾有人提出要把“一榜九进士”、“六科三解元”换成清朝考中者,后经有识之士劝阻,说明九进士中有高攀龙,三解元中有顾宪成,都是一代名贤,决不可换,故县学前牌坊及匾额一直保存到上世纪六十年代初。这些科举时代的佳话,反映了那个时代的文化,无锡人是为此而感到骄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