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绸业

世泰盛店面

明清时期,无锡是著名布码头。城内布绸业历史悠久,店铺林立。由于缺乏文字记载,很难追溯。现从消灭太平军,克复县城说起。那时锡城居民陆续返城,但见一片焦土,满目疮痍,只能居住在城南一隅。那时南市桥周围有零星商业,布绸商摆了七个地摊。后来随着城市的逐渐恢复,人口增加,商业有所发展。同治四年(1865),邑人丁藕舫集资1500元在大市桥街寺巷口开设了丁双盛绸缎庄,经营布绸业务。同治六年(1867)吴耀卿集资1000元在北门内打铁桥开了德裕纶绸庄、从此以后,城内大市桥接着开设了丁沅盛、世泰盛、裕盛、萃盛;青果巷开设了方瑞和、源源;打铁桥开设了乾源、恒丰、盈生、萃昌、履和、懋纶;东大街开设锦华;北门城门口开设唐瑞成。还有一些开设在北塘、南门外清名桥等地。当时布绸店经营品种不多,仅有土布、绸缎、纱罗等。后来增加了进口的丝罗缎、白洋布、泰西缎、羽毛织品等。当时的货源来自苏州,经营范围比较大的都称绸缎店,小的称布线店,兼营京货的称京货店,专营土布的称布庄。光绪三十二年(1906)沪宁路铁路通车,外国纺织品大举涌入,这时经营土布的唐时常布庄也转而向世泰盛,九余等投资。由于竞争激烈,上述的不少店家没几年即告歇业,只,以向富户销售高档绸缎绫罗为主,被称为城帮店。还有以农村为销售对象,以销售棉布为主,被称为乡帮店。为招揽顾客,大多门市店装修门面,拆除封闭式的大柜台,改为敞开式的玻璃样橱和样台。布绸店以加尺为号召,实行春、夏、秋、冬四季大减价。店主要求店员改善服务态度,做到对顾客进出迎送,看货百挑不厌,不放过一笔生意。为了便利顾客,像日新、世泰盛、懋纶、时和等大店,先后创设“新装部”,实行前店后作坊,进货由批发商进货,改为向工厂直接挂钩,资金雄厚的店家,直接派人到苏杭产地和工厂订立购货合同,降低成本。布绸业内竞争激烈,不善经营者被淘汰。到抗战前夕,无锡共有布绸店六十家。

日军侵华期间,从城中大市桥到北塘三里桥,该地区为无锡商业精华所在,被日寇悉数焚毁,损失惨重,店主外逃。据胜利后不完全的统计,布绸业财产损失:建筑损失356800元,营业器具损失252470元,货物损失1387370元,其他损失169200元。共计损失相当于法币2165840元。店主逃难回来,屋已烧毁,只能摆摊度日。稍有实力的赁屋开店,少数带走店内物资逃难的,复业不难。当时上海租界内的工厂未遭轰炸,生产正常,失去工厂的无锡成为上海产品的市场。但沪宁铁路被日军占为军用,货运只得依靠锡沪公路,沿途关卡林立,费用很大。一尺白布,成本八元中运费占了一元。尽管如此,销路特畅,苏南各县镇和安徽等地,赖无锡为中转。这段时期,布绸业获利甚丰,新开店也不少,大都经营批发。如时和、日新、懋纶、九纶等获利后在城中中山路到北大街一带,建筑房屋,扩充营业。1943年从业店达90户,资金总数达中储券9994000元。这时日伪当局以棉布为战争物资为借口,首先在上海强行征购,波及无锡,棉纱棉布被强行低价征购一空,造成无锡布绸业的惨重损失。抗战胜利后,又经过内战时期,物价飞涨,布绸业元气大伤。1949年底,布绸业有了较大增加。1950年十一月人民政府进行工商登记时,无锡布绸业有151家。

随着经济的发展,生产社会化的程度越来越高。布绸业作为再次加工的原料店,已逐步为成衣产品所代替。现代化工厂生产的服装业的出现,使古老的布绸业遭到淘汰。加上旧城改造,许多布绸店的原房屋被拆除,布绸业已仅成为街巷历史的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