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大街看迎春

春年迎春

无锡东大街本身并不举办庙会,但它是看庙会的最佳场所。这条古老的大街,本身就是庙会的舞台。当庙会的队伍浩浩荡荡经过的时候,看会民众在大街两旁,许多妇女躲在楼上的帘子后面,为庙会而看得兴味十足的时候,没有理由不把庙会看作街巷民俗的一部分。从这个意义上讲,没有街巷就没有庙会。因之,以往的庙会就是街巷历史的一部分,尽管它是特定时段的,非物质的,但它是有生命的,是街巷生活不可缺少的。在以往的乡邦文献上记载到庙会的文字,常常用的是“举国若狂”等形容词,从这四个字中就可概想其盛况。

庙会,这里所说的是立春前的迎春、打春,还有就是三月份的惠山庙会。这些庙会的游行队伍,东大街是必经之路。迎春队伍,从东大街进县衙。惠山庙会的队伍,由东大街、西大街、日晖巷而出西门经西直街、棉花巷、五里街而到惠山。

明代中期以后,江南经济繁荣,老百姓的民俗文化也更丰富。一年中最早的庙会就是迎春。春天的到来与一年的农业生产密切相关,所以受到地方官的重视。邑中春节期间的热闹,除了元宵外就是迎春了。迎春是知县老爷亲自领导参与的活动,而县里的店铺都被指定出钱捐物。“立春前数十日,礼房出示签牌。”“晓谕一挂,举邑哗然。”晚明在无锡人心目中留下深刻印象的,是知县何舜岳举办的那一次迎春大典,《锡山景物略》卷十:

先于寺(崇安寺)内扮演,名曰演春,彩亭计三十有六,抬扛计二十有六。彩亭三十有六者,邑铺以三十六计,每行使缚一亭,红紫缤纷。某铺市某物,内结一毬,即悬某物以别之。抬扛二十有六者,邑四百十四里,合为十三区,区分上下两扇,又分为二十六扇。每扇旧编粮长一名,使扎一台,台上各扮一故事,或优人,或娼妓,多则立四、五人,少二、三人。每扛用脚夫十六名或二十名。至期齐集东仓,候各官至,先彩亭,次抬扛,次勾芒神亭,次春牛台,次吏书,次僧道。官皆骑,次衙官,次学师,次营官,次县尹,皆舆。自东门,由娄巷,至东大街。凡楼房店房,亲戚填满,皆置巨栅,垂湘簾,大家宅眷每一扛至,使健仆拉之,歌数声,始发行。无亲戚者,赁一楹,费几緍,宵行旦发,若惟恐后。看毕,公堂排春宴,私宅酌春酒。

这次迎春达到全县投入的程度,规模之大,前所未有。这种从明代开始盛行的迎春民俗,在清代仍然盛行。下面是钱基博《无锡风俗志》的记载:

立春前一日,由县令率佐贰,朝服乘显轿,列仪仗,出东门,行迎春礼。先时于东廓外之亭子桥,筑坛,供纸扎之勾芒神,即俗呼太岁者一。又土牛纸牛各一,土牛之制,以板凳一条,涂以烂泥,裹以芦席而已。纸牛则依钦天监所颁,以五色纸扎成,空其中,实以五谷。即翌日各官所鞭打者,乃迎神与牛以归。置县署大堂。翊日立春之时既届,各官又朝服将事,重行祭礼。礼毕,各执丝鞭打牛,既而扎牛之纸碎,五谷纷堕于地,则丰登有兆,彼此称贺,重民食也。相传明季至清初,吾县迎春抬扛甚盛,尝以珍珠结箬笠,穿铁针为扮簑渔翁,而觅社日生儿眉发俱白者,扮东方朔。诸戏毕陈,观者倾城。迄乾隆时渐降杀,惟县令及佐贰具仪仗鼓吹数部而已。民国成立,旧历废而迎春之典遂废。迎春以立春先一日行。其日谓之春夜,而立春日则谓之春朝。俗云春朝大于年朝,旧时士大夫子弟必于是日具冠服,向亲属拜贺。而晨起煮食粉圆,亦以供祀祖先焉。

从上述两则引文可看出,行迎春礼时所经过街巷的热闹,东大街是回县署的必经之路,所以看迎春这里也是最佳。三月二十八日的庙会更盛大,东大街也是必经之路,下文另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