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运桥

无锡火车站向南,横跨于古运河上的工运桥,是无锡桥梁史上较早的一座钢筋水泥大桥。该桥建于1928年,修桥的资金大部分来自无锡缫丝、纺织业职工的捐助。那时从火车站下来往城里去,工运桥所在的河口并无桥梁,只有一个渡口,来往行人,全靠木船摆渡,十分不便。随着铁路交通的日益繁忙,周围工厂的增多,渡船已远远不能适应交通运输的需要,后经本邑各界人士捐款集资,建造了一座四孔木桥,取名通运桥。群众习惯称该桥为大洋桥。后来该桥因年久失修,桥身腐蚀,桥墩亦由于常年过往船只的篙尖钩凿,以致仅存三分之一,过往行人因闪避车辆而跌入河内之事常有发生。运河南北庆丰纱厂和乾甡丝厂的职工,每日经该桥往返者甚多,如遇风雨天气,尤感不便。他们呼吁政府拆卸重建,以策安全,但当局声称无款可支,难于实施。1926年5月下旬,无锡21家丝厂的2万多罢工工人上街游行,在工运桥上与前来弹压的军警激烈冲突。因通运桥年久已朽,护栏断裂,有些工人在人群涌动时被挤跌入河中。

无锡总工会在1927年10月9日召开各业工会联席会议上,由丝厂职工会首先提出:“……本业职工自愿牺牲一日之工资,捐作修桥资金。”这一倡议,得到纱厂业职工会和其他行业职工会的赞助。经过估算,会上作出由丝、纱两业职工捐献两日工资,作为修桥资金的决议;并由当时总工会牵头,成立了建桥桥工委员会。桥工常务委员会由惠纪之、陈祥春、王剑秋、叶桐候、王范我、钱秉彝、俞颂舟七人组成。桥工监察委员会由杨翰西、陈湛如、程炳若、钱遂之、薛寿萱、唐星海,陈品三、荣尔仁、钱凤皋、谢友庵、郑子卿十一人组成。桥工审查委员会由俞仲还、姚涤新、张德成、沈锡君、江应麟五人组成。桥工章程起草委员会由惠纪之、孙海生、张德载、王范我、杨颂严五人组成。桥工委员会委托无锡建筑公司土木工程师江应麟绘制图样,沪、锡两地报刊于1928年1月7日刊登招商投标通告。开标的结果,由上海新顺记营造所承包,标价为23950元。后因原材料价格上涨及工程量的增加,故建桥费用超过原来标价,实际支出3万元左右。而丝、纱厂两业职工两日之工资合计为19000余元,不敷之数,由丝、纱两业职工会出面向丝、纱业厂方劝募,共得大洋7500元(丝厂厂方5千,纱厂厂方2500);沪宁路局亦捐助3千元。该桥自1927年10月9日发起捐资筹建至1928年11月7日竣工,先后花了一年多时间。落成新桥的宽度为10米,跨度为35米。建桥材料全部用钢筋混凝土浇筑。

对于修建后的桥名,曾有一番争议。当时无锡县长俞仲还提出:桥建成后,命名中山桥;工商界人士提名工商桥,而全县职工群众认为:建桥资金大部分是丝、纱两业职工的工资,为了纪念他们的这一贡献,应命名为工运桥。这个合理要求,得到社会各界人士的支持,最后命名工运桥,并于桥的两端撰文竖碑,以表纪念。

1949年后,无锡市人民政府于1960年12月间,在工运桥原来宽度的基础上,把桥面拓宽到14.7米,以适应交通运输之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