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匮山

旧时无锡县城虽然方圆不大,然而历史之久,风物之美,礼乐之盛,民人之富,无不著称江左。县城西有锡山,为一邑之主山;县城中有金匮山,为一邑之镇山。金匮山在第六箭河上,正是县城的最中心部分。山之得名,相传郭璞曾埋黄金符匮于山下,时有紫气腾空,故又称紫金山。金匮山本来是有山的,虽不甚高,也隆然丘阜,可登可攀。元代以前,人们发现山上有花纹卵石,竞相采挖,竟然石尽山平。元代时,其地为豪民所占,营造第宅,最后毁于火灾。

明永乐年间,无锡知县卢克敏垒土为山,并立碑于山下,碑文为丹阳王彬原所撰,曰:“夫有司之役民,惟义而已。不义则诅咒生,义则诵声作。若无锡卢侯之葺山也,其以义使民者哉。山高三十丈,周围十之,山下有金匮,藏镇邑符书,故名金匮,由来久矣。锡邑自汉唐以来,民庶且富,名臣鸿士,代代不乏,良锺主山之秀耳。元贞以后,纲纪日佚,兹山土石,悉为居民挖取殆尽,久之遂为豪民强善三所据。竟元之世,无论阛阓萧条,即登科者亦鲜。卢侯至,登山而叹息曰:‘民生未遂,人才未复,其以是哉。’以理喻善三,迟回而未即从。一夕,天火其居。侯喜曰:‘天相我矣。’乃于农隙鸠工,去瓦砾,载善土,买湖石,坚筑之。前后植剔牙松二十六株,松下构亭,四周咸植巨竹。父老子弟欢忭,以为百年盛举。自此人才顿昌,民力渐裕,远迈汉唐,岂待问哉。”这是历史上第一次有记载的修葺金匮山。从碑文来看,修葺金匮山的目的,还是为了风水。但在仅过了近二百年,明末时又被削平,秦氏家族在其地建花园闺阁,老百姓已无由得见,更不要说亲履其地了。至清末,秦氏又在其地建金匮山房。民国以后,随着秦氏家族的衰落,金匮山房也渐渐湮没,其地沦为荒园,虽有树木湖石,不复成园,遑论见到山了。

元《无锡志》有曰:“此山负土所成,要非天设,届邑之中,故指为镇山云。然亦总山之不可佚也,姑附之于篇末。”既然以往文献中都没有提到此山,且又是人工筑成,起于什么年代,为什么要负土成山,都是历史之谜,也许与无锡城市的起源有某种联系吧。金匮山在明中叶湮没不闻,万历《无锡县志》就一字不提。清光绪《无锡金匮县志》倒说得较为详细:“金匮山,一名紫金山,在城中第六箭河北岸,旧为邑之镇山。山高逾三仞,周三十丈,隆然中峙,四望道里适均。相传郭景纯尝埋黄金符匮于山下,时有紫气腾上,故名。土中石玲珑黑白,亚于昆山。元以后取石殆尽,而土亦耗减,塊若覆釜。明永乐中知县卢克敏除瓦砾,加善土而筑之,缀以太湖石。今在秦氏宅,曰金匮山房,仅一拳耳。”秦瀛有诗云:“金匮山房窠石边,玉兰如雪照婵娟。愚公费劲移山力,十笏斋中只一拳。”至民国时,所谓金匮山“仅遗湖石数块”,惟金匮山的地名悠悠人口。

上世纪五十年代初,金匮山尚存土堆、湖石和一方碑石。1955堆土填六箭河,从此金匮山、六箭河皆不复存在,碑石亦失去,那里成为医院食堂和宿舍。九十年代修建文渊坊时,在那里立了一块大石,上镌“金匮山”三个篆字,让人知悉“金匮山”的遗址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