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园留痕

在上世纪50年代以往的城中,一些高门大宅,年久废败,但往往留着一些遗痕。在道长巷中段,穿过没有门的废墟。可以看到从前这里是高厅大屋,地上是整齐而已破碎的方砖,金山石的阶沿。方砖地中间有正方形的金山石,这就是当年厅屋柱础的所在。在一旁的乱砖堆旁,往可以看到鼓形的柱础。考古者完全可以根据地上的建筑残留绘出房间的平面图来。这是经过烧毁的宅第园林。穿过几个类似的厅屋地面,就来到后园。这就是名为白园墙的地方。在1949年的地图上有白园墙地名,还有水池。整个园池还在,池中有水,通向另一岸的桥还在。水池平面很优雅而自然,当年这里是一所大花园,有一排未毁的房屋正好对着水面。园的旁边是房基,房屋已经没有了。池边树木还在,偶尔还有一两块湖石,只有水池和桥还可以让人知道应该是一所园子。过了桥是一个小岛,岛上除了一个大坟包外,什么也没有。坟包的泥已流失了不少,两口棺材的边角露了出来 。这也许在兵荒马乱之际园子和主人的归宿了。一片荒凉肃杀的气氛,小孩子是不来玩的。过了上世纪的60年代,这里池水啊,坟包啊,都不见了,已填成一个篮球场。就在这个园的一墙之隔,那里房舍完整,亭中假山依然,但原有小池已填塞了。这里的宅第小院落中的池水据杨家族人讲是与外面的内城河相通的,所以园子里的池水是活水,河里的鱼虾也能在池子里捉到。这里原是杨延俊的宅第,毁于太平军之手。在文革中假山也毁了。这些仅是城北故家大宅的遗痕。

在城南汤巷有蒋氏香草居,这里本来是城隅,又是宁静的深巷,也有着一所古老的宅院。这里原是清代蒋圃,俗名蒋家花园。因园主喜欢种植兰花,所以颜为香草居。民国初年吴稚晖为之题写了门额,保存至今。原园有十余亩光景,多假山花木之胜,可惜在1937年被日寇炸毁。后来有一位也是姓蒋的富商买下废园,重新经营。龚近贤先生说:“1948年,主人离锡赴台经商,现年92岁的蒋老先生曾数度来锡寻根。解放初,花园基本保持原貌,除‘开门见山’外,另外还有四座太湖石假山,环形池塘包围了湖心亭,园中有小亭5座,花草树木密布,其中两棵珍贵的白皮松至今已有百年历史。另一棵枝繁叶茂的香樟更加粗大。”后来园中盖起了不少小楼,园的西南角因马路拓宽而不断被蚕食,现在整个花园的原貌已尽失了。仅是街巷中废园的留痕而已。除了以上所述,在1949年的地图上,无锡城内街巷中的园林有南市桥的长春花园,前西溪西端的艺圃。正对东门城门的龙泉公园。东大街南皂荚弄的林春花园。前西溪的苏家花园。欢喜巷中的美丽花园。它们除了地图上的标识外,没有文字的记录。

在大成巷步行街中段,原是杨家老宅,屋后直通西河头。老宅花园中种有一棵白皮松,已有200多年树龄,据说还是乾隆年间种下的。此松枝干粗壮茂盛,树冠覆半亩地。同治洪杨之乱,下塘一带房屋烧毁殆尽,这棵白皮松也受了伤。劫后,杨宗濂、杨宗瀚兄弟在大成巷重营新宅,布置庭园,将此白皮松筑台维护。白皮松更加欣欣向荣,枝叶茂盛。杨令茀年轻时,每逢夏秋之夜,常偕伴携小几,啜茗吟诗赏月于树下。现大成巷老宅虽已拆去,但白皮松仍在原地,围栏在83号楼旁。在高楼掩映下的白皮松,不但是步行街一景,也是大成巷活的纪念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