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无锡街巷的牌坊

公园后门推官牌楼

明清时期无锡街巷的牌坊是历史上的极盛时期。先要谈的是牌坊的形制。作为坊门的牌坊,是两柱单簷式。即两根石柱,上有横梁,中置匾额,再上由斗拱挑出簷头,瓦面。像学前街的坊门,在横梁之上瓦簷中高两低。牌坊的柱有石制,也有木制。木制的坊门,形体不大,易于毁坏。石柱的,因上面部分也为木制,但斗拱瓦簷,不易毁坏。但时间久了不加维修也会坍塌。有的是人为毁坏,只剩两根石柱。以上所说的小型牌坊,大都置于巷口,也有表示荣耀放在宅第门口,或宅第所在的巷的两端。

封建社会是等级森严的社会,牌坊的置立反映了人的等级。牌坊的大小全看官位的高低。在明清,已不存在单纯地表示地域的门坊,即使门坊上的题词表示了巷名,那也是住在这个巷子的某人做了大官后的事。当街而立的大牌坊,常是石柱粗大,四柱三开,斗拱重簷,中间的题辞也多是称颂炫耀之辞。明政府规定,凡考中进士和举人的,县衙就得为考中者建牌坊。到弘治九年(1496),无锡知县为中举人者所立的牌坊有:毓秀坊、攀桂坊、锺英坊、丹桂坊、擢桂坊、文锦坊、锺秀坊、腾英坊、登第坊、应奎坊、兴贤坊、重桂坊、鹏飞坊、奎英坊、联璧坊、庆云坊、世科坊、芳桂坊、利宾坊、登科坊、奎明坊、丛桂坊、毓英坊。这些举人牌坊的命名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即用词之意为祝贺、为鼓励,极有分寸。如果中了进士,衙门里每次会试有新进士造牌坊的银子200两,因为举人的考中已近乎百里挑一,如果那年有三个举人上京赶考,县衙门的公款中预先拨下牌坊银子600两,考中几个就动用几份。当年顾宪成恢复东林书院,经费不够,衙门里就把没有考中进士的牌坊银子交给东林书院作建院之用。到中了进士,牌坊上就只写进士两字。旁边写上某某科进士出身,或同进士出身。如果名次在一甲,即状元、榜眼、探花。坊上就写上其中的一个。如果是状元,也就叫状元坊,但坊上只有状元二字,旁边的小字写上某人某科进士第一人。榜眼旁边小字就写某某科进士及第。当然牌坊的规格是不一样的,斗拱的多少,门头的尺寸,使用的材料都有严格规定,绝对不许“逾制”。在弘治九年(1496)统计的进士坊共有六座。另外还有六进士坊,在靠近束带河的地方,为无锡县杨浩、杨璿、杨琛、杨缨、杨纬、杨文昇一家六人相继考中进士而立。

在中国古代,一旦当官就会享有特权,特别是大官,级别越高待遇越优。而建牌坊也是特权之一。邵宝的官衔远在无锡知县之上,在他休官回家后,知县多次上门请示为邵宝建牌坊之事,都被邵宝拒绝了。但最后还是立了,那时邵宝已死。但也有不拒绝的,明弘治《无锡县志》记载:

宪节坊在县学东,为景泰六年知县颜肃为御史周清立。

台宪坊与应奎坊相对,为御史盛颙立。

都宪坊二,一为右副都御史杨璿立。一为左副御史盛颙立。

金节坊、世恩坊为盛颙致仕立。

从这些坊名可看到它充满官威或颂赞的口吻,什么官称什么,建在什么地方,也是有常规的,不用立牌坊者操心。除了为官员个人造牌坊,官衙政府机构自己也立牌坊,明弘治《无锡县志》记载:

明伦坊二,一在虹桥北少西,旧名三登,因县学在焉,易今名。一在堰桥北少东,今并废。

状元坊,在大市桥西,为宋大魁蒋重珍立,国朝成化四年知县赖英重立。

风纪坊,旧名肃政,又名振化,在察院左,成化三年知县赖英立,易今名。

澄清坊在察院右,成化三年知县赖英创立。

澄源坊,在县前。

看看这些坊名,竟有今天的标语的感觉,可见地方官员教化百姓的一番苦心了。牌坊也像房子,总是有毁有建,今天所能知道的,大都来自文献。到清末光绪《无锡金匮县志》卷五所载对牌坊的作用和当时保存情况说得很清楚:

匠人为国涂分经纬,而直街曲巷之制肇焉。夫坊亦邑里之名,若乡称君子,里号通德,诚重乎其人哉。至匹士穷嫠操行殊绝,咸得旌门以彰劝善而明世。缙绅之族,竞树坊表,或不尽合于古意。近则例所得为者罕复为之,故录仍其旧,然存者殆无几矣。

光绪《无锡金匮县志》编于1881年,正值太平军烧毁全城,焚劫之余,满目凄凉,许多古牌坊只留下过火后黑乎乎的石柱。所以县志中“录仍其旧”包含了许多以前县志中所录,而当时并不存在的牌坊,下面所引录者,上文已举例的,这里不再举例了:

解元坊,东大街明为华钥立。

天卿学士坊,东大街明为周子义立。

牧爱坊,县治前弘治间知县姜文魁立。国朝康熙间吴兴祚修。又左右旧有平正、爱民二坊,久废。

探花及第坊及宫谕殿读坊,西大街明为吴情立。

绣衣坊,西大街明为吕卣立。

旌节坊,雍正中为秦文然继妻顾氏立。

父子进士坊,虹桥北明为王问王鑑立。

一榜三魁坊,虹桥西北明为顾彦夫、喻义、华金立。

都谏坊,南市桥西明为俞泰立。

忠节坊,教场街口明以张选得名。

冬卿坊、宫保坊,州巷内明为秦金立。

崇正书院坊,学宫东。

三世大参坊,学宫东明为贾应璧立。

学士坊,学桥东明为华察立。

御书人伦坊表坊,乾隆初为嵇永仁暨妻杨氏立。

旌节坊,康熙中为嵇永仁妻杨氏立。

荣禄坊、尚书坊、都宪坊三坊在西水关明为秦金立。

忠谏坊,迎迓亭明为顾可久立。

内史第坊,连元街。

尚书第坊,泰定桥明为顾可学立。

绣衣坊,小娄巷口明为谈泰立。

旌节坊,大娄巷明为吴鈇妻秦氏立。

两沐貤恩坊,寺后门明为施教立。

北四牌坊,仓桥东明为秦金立。

锦树坊,黄泥桥西明为钱普、钱会立。

百岁坊,黄泥桥东,乾隆间为刘浩成妻张氏立。

后学津梁坊,东林书院前,旧为洛闽中枢。

孝子坊,凤光桥北明为陆爻立。

南四牌坊,凤光桥为秦氏世科世第立。

两浙文宗坊,师姑河东口明为秦梁立。

世进士坊,税务前明为俞泰、俞宪、俞谨立。

尚书第坊,新开河上,明为邵宝立。

旌孝坊,承贤桥南雍正间为成达立。

少宰第坊,斜桥河上明孙继皋第。

百岁坊,南仓厅巷嘉庆间为黄嵩来妻陆氏立。

以上及上文所引即是城区古代曾经存在过的牌坊的大概情况。在1949年时,以上名单中的牌坊还存在者:绣衣坊、后学津梁坊,南四牌坊,御书人伦坊表坊、两沐貤恩坊、少宰第坊、孔庙前三座。后来50年代毁两座、“文革”中”中”中毁五座、“文革”后毁一座,今天止有东林书院中的一座石牌坊巍然独存,令人慨叹不止。以上统计可能还有漏记。上列牌坊中御书人伦坊表坊为石制,“文革”中被拆除。其他被毁的皆是木石结构的。这里特别要说到的两沐貤恩坊,即俗称的推官牌楼。这座牌楼在敌伪时期的1941年秦仁存当县知事时因拓宽中山路北段,被就近移在公园九老阁西。此事笔者走访秦寅源老先生再次得到证实。秦老还说在凤光桥即今天的三凤桥肉庄前的南四牌坊,是一座四面牌坊,牌坊四面每面有大匾居中,上面记载了秦氏历世科举考试获得功名之人的名字和科第。秦仁存为了保存这个祖宗牌坊,不惜只让中山路拓宽到此为止,南段仍保持细街小巷的样子。1941年拓中山路北端的有力证据即是汪逆为银行题写的行名,一直保存到上世纪九十年代。1954年,所拓之中山路乃是从三凤桥起始的南段,这与推官牌楼无涉。《无锡市地名录》上所记1956年拓宽南段中山路,年份是错误的。有的书把牌楼迁移年份凭猜想推后,是没有根据的。中山路南段的拓宽,这座四面牌坊被拆除。那时的人的意识中正浓浓地要摧毁旧世界,建设新世界,如果这时推官牌楼还立在路中,那也必然是拆毁的命运。因为在那时候,这种牌楼是不作为文物看待的。

根据以上资料,最晚的牌坊立于嘉庆年间,直至清末几乎不再建立新的牌坊。从牌坊名单中可看到明代牌坊大都为入仕者所立,而清代的牌坊大都为表彰孝子、节妇而立,为官员而立的极少。嘉庆后不再建新的牌坊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变化,特别是鸦片战争以后,无锡在科举方面的成绩大幅下降,说明无锡社会和人们观念的变化。清末无锡在朝担任朝廷重臣的如薛福成、杨宗濂、杨宗瀚、杨味云等都没有在科举考试中获得高第,前面三位连举人都不是。

改革以来,在新的城市建设的热潮中,牌坊作为人们喜闻乐见的民族建筑形式,重新被赋予新的生命、新的内容而又重现于街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