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令节俗(上)

请城隍神图

街巷中的岁时风俗,总是让人感到亲切和怀恋。崇安街巷的风俗是无锡风俗的组成部分,也是江南风俗的组成部分,与周边地区有许多相似之处。风俗的形成与当时物质生产方式有密切关系。无锡的古代风俗反映了以农业为主要生产方式的江南地区人们的生活方式。风俗也是文化的积淀,是当时人们思想意识的反映。所以,随着社会的发展,现代化城市生活方式的建立,移风易俗成为必然,但在对古老风俗的回忆中,怀旧之情会使人们在感情上得到快乐和满足,这正是历史提供给人们的精神之餐,这对建立和谐社会不是没有好处的。本篇所谈的时令风俗,前面已谈到的这里就不重复了。

正月初一,每家晨起开门,放炮仗二或三个,称之为开门炮仗,取开门大发之意。早餐吃糕丝圆子,取团圆高升之意。祖先神像早在除夕即已在大厅挂放好,陈有供品,祖先神像前也供上糕丝圆子。其他如灶君,大仙等神位前也供上糕丝圆子。吃过早餐,由长辈领家人向祖宗神像前叩头跪拜。拜后,小辈向长辈拜年贺岁,接下来到近亲长辈家拜年。这天中午吃面,取长寿之意,所吃食物为隔夜所馀,不再另外烧煮。相戒吃饭时不可浇汤,认为浇汤出门必遇雨,这是迷信。实际上反映了古人出门不易。年初一不扫地,因为一扫地财气出门。这天晚上应早睡,不点灯,如果小孩子不肯早睡,父母就会告诉他,早点睡了可以看老虫做亲。老虫者,鼠也。

在无锡流传已久的老虫做亲的故事是这样的。相传九里桥华姓人家一座空关的楼里出现许多几寸长的人在举行迎亲、拜堂的喜庆之事。又过了几天居然已生孩子,又几天孩子已经上学了。正在这时来了一位和尚,声称华家妖气太重,愿为之除害,但要求斋供酬神。华氏主人不信,但家人们愿和尚作法,不得已同意了。作法后从前看到的小人都已身首异处,掉在一个草囤里。和尚接着对主人说妖孽已除,酬神之事宜速速办理。主人想神来除妖,这是他的职责,为什么还要讨吃的呢?这是正直之神不会做的啊。这也是妖怪。这时听那老僧大声说,你这么不通情理,为你作法,求一饱而不可得。我的家口一天天多起来,我也没办法呀。原来和尚就是那小人变的。从此以后咬东西,钻壁洞,偷食物,遗矢屎。主人大怒,赴江西龙虎山请得天师。天师说,这是一群老鼠,因偷吃仙草,幻成人形为害。施符镇之,为害遂绝。据说这是明万历年间的故事,已成为旧时哄小孩早睡的童话。当然老虫做亲的版本很多,北方也有的。

年初一临睡时,关门,放炮仗与开门时同样数,名关门炮。

年初五,城中盛行接路头,各家争先起早,据说晚了路头会被别人接去。清末民初,接路头已早至初四夜里了。旧时士大夫在门左地上祭祀,实是古代祭行神的遗意,而俗传为财神。商家祭时十分隆重丰洁,每杯酒都满满的,谚所谓“满满十分财”。初五早上吃荠菜熯糕,称路头糕,吃的面称路头面。商家在这天召集全体员工吃路头酒,席上有鸡,鸡头所指,那人即被解雇。俗名“吃鸡头”。初五以后,全部店家即开市营业,也有开得早的。初九,洞虚宫玉皇殿有朝皇会。这天也吃荠菜熯糕。十一日起,称为起灯之日,“灯即龙灯也。凡一龙灯分九节或十三节,每人掌一节,其首节为龙头,扎有唇舌,绘有须眉,系以铃,掉时震动有声。自第二节以下为龙身,缀以布,而末为龙尾。每节燃烛一而有球形灯一,则龙之珠也。皆以竹丝作骨扎成,而以红布或红纸糊之。每于正月望前必举行掉演。掉时作龙喜珠状,或俯或仰,或前或后,击锣鼓为节,且掉且行。”无锡城中元宵前后,大街小巷,龙灯飞舞,盘旋翻滚,很是热闹。

元月十五为元宵,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日,家家在这天吃荠菜熯糕,圆子,春卷。这一天是过年节告一段落。下午又祭一下祖先,完后就撤供品,收神像。明代晚期街巷灯火极盛,家家悬灯。大街上更是挂灯结彩,争奇斗胜,清代初年仍是这样,到康熙以后,随着清朝统治严酷的加深,元宵灯会不再举行。康熙初吴兴祚做知县时,县前设木栅笼子,羁押轻犯作示众之用。过年期间释放犯人回家,正月十五后再关进笼子。有一年元宵挂灯,有人把鸟笼用纸糊了,中间点烛,纸上题四句:“此灯天下无,四面纸来糊。过了正月半,依旧养八哥。”吴兴祚出来观灯,看后知道是讽刺自己,因为关人的木笼子俗名就叫八哥笼子。于是就把那人找来骂了一顿。但再也不用木笼子处罚示众犯人了。元宵节晚上,城中居民用松树劈成柴片十五片,架起来在大门左边点燃,再放爆竹焰火。名为火炉。这天游人多登锡山顶上,看城内外有如火龙。这个风俗清雍正后就不举行了。只保留在农村里。正月半的晚上,月光明媚,妇女成群结队出游,称为走三桥,须线路不同而又走过三座不同的桥。

农历二月初二是土地公公生日。无锡旧时在这一天都举行斋土地。土地老爷管的就是一方土地,范围不大,种类不少。桥头巷尾,山脚平地,路边常有小小的土地堂,面积只有1平方米,但是砖砌的小屋,内供一位面容和蔼可亲,胡子很白的老人,手里还拿着一把拂尘。土地堂上题着“保佑一方”四个字。也有两边写上对联:“吾虽老矣不糊涂;尔若求之有感应。”有的土地堂香火很盛,胜于小庙。到斋土地这天还为土地老爷唱戏。斋土地的形式主要是念“排堂佛”,参加念佛的大都是老年妇女,她们十分虔诚,手提烧香篮,锭箩头,内装佛咒、纸锭、冥币,根据自己的愿望去念一天或半天,或者坐夜。她们事前把一家大小成员的姓名、年龄、生辰八字写在红纸上,交给佛头,由他向土地神前“通疏”,祈求消灾降福。二月的斋土地是旧时无锡街巷的一个“节日”。这个风俗随着众多土地堂的消失也消失了。

二月,在旧时是春季祭祖的月份。在这个月的上戊日,县城内有家祠的都进行祭祖。当时故家大宅,都设有家庙。像秦氏和谈氏是较为突出者,其他姓氏也不少。家祠在惠山的,这一天就到惠山祠堂去祭祀,同时踏青游春。二月十二日,俗传百花生日,城中人家,家家户户都在家中花木上包以红纸,花盆中插红纸三角旗。俗名赏红。实际上等于古代的植树节,表达了爱护环境的原始意识。

农历三月,清明节是个大节。清明前一天为寒食节,古时这一天不举火,食物都吃冷的。这与古代春天改火有关。所谓改火即是家中原有之火,为去年所取之火,逢春必须使用新火。古代取火不易,家中之火常年不息,逢春有改火之俗,熄灭旧火,寒食一天,于清明之日重新取火,以取新岁新火之义。清明这一天折杨柳桃花,束置于灶,举行家祭。家祭毕,然后担荷酒食,到坟上祭奠,亦即是上坟。不上坟的也要到郊外或惠山走走,称为踏青。旧时不上惠山而又要登高者,多上城环绕周行,东城游女也多上城头,所以这里游人特别多,托言东林庵里看桃花。

清明期间,无锡金匮两县知县均奉敕命,将县里城隍庙中神像用轿请出。轿前面鸣锣开道,其后行牌两对,一对写“奉旨祭祀”,后一对写“城隍使司”,红底金字。旗数面,凉伞一桿,锡制的枪、戟、斧之类的鸾驾数根。轿后有吹奏鼓乐,由各司职人员送至郊外墓地,将神像请到为孤祀而建造的庙坛之中,置于椅上。神像前桌子上陈列三牲供物,祭祀孤魂野鬼,游神弃灵。这叫祀孤。本官及诸官吏行礼后,众人随之参拜。

本月庙会甚多,前文已述,不重复。

农历四月中立夏到来,这时已是初夏天气。立夏这天,祭祖用三新,一种说法三新为新上市的蚕豆、樱桃、梅子。还有一种说法为苋菜、蚕豆、梅子。总之是献上时新食物。无锡风俗立夏这天吃甜粥、馄饨。  

四月初八是浴物节,城中佛寺在这一天作佛会,名叫传经。举行时庙中与会妇女分列两行两向而立。一个和尚持铜盘,盘中有小铜佛,注水灌顶,在妇女前依次而过。妇女随即投钱于铜盘,然后“取经传之”,也依次送到。队中站在第一位的,称为传首经,所以她的舍钱要倍于他人。

农历五月初五为端阳节。钱基博《无锡风俗志》:“初五日,端阳节。家酿角黍,而以时食荐祖先。溶雄黄于酒,遍洒室中,又以笔濡书王字儿额。爇蓬艾苍术熏于室。而削蒲叶为剑,插诸门。门贴黄纸朱书之午时符。妇女则剪彩为人,大如豆,名曰健人。刻茧为虎,绒纏八角符,下垂五色钏而簪于首,又以杂彩为五毒形,彩丝络之,系小儿背,曰背符。皆以祓不祥也。”这些记载的风俗一直延续到二十世纪末。例如吃粽子,时至今日质量更高,品种更富,而且自制少而购买多。有的还举行包粽子比赛,古老的习俗已溶入今天的生活。

农历六月,旧时城内不少人家吃雷斋素,从初四开始到二十四日,共二十一天。吃雷斋素期间,要到城内雷尊殿烧香,盛极一时。初六日是天贶节,俗称“六月六,狗洗浴。”家中灯檠之属,也在这一天洗涤。这一天晒书。成为初夏民俗中含有卫生意义的节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