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令节俗(下)

农历七月,已是立秋节气,邑人在这一天用西瓜祭祖。到初七,行巧乞。“先一夕于中庭设供桌,供时果,铜盆贮井水和河水,名曰阴阳水,渍杂花置盒其上,取蜘蛛藏盒中。至是日晨起启视,结网者为得巧。酌盆中水映日光,浮细针视水底影,而影之状不一,或如笔或如棒槌如扁担。说者谓见笔影者其人巧,而见其他影者则拙,皆小儿女戏为之而已。相传是日少鹊,盖赴银河作桥,以渡牛郎织女云。”七月初七,现在被喻为中国的情人节,由牛郎织女故事而来。这一天,市上卖巧果,以面和糖,绾作苧结形,或剪作飞禽之式,油炸,总名巧果。但家中自制的居多。

农历七月十五,称为七月半,一年中这也是一个大节,又名中元节。这一天家家祭祖,祭品以西瓜茄饼为主,还有茶、酒、饭、鱼、鸡、豆腐、馄饨、时令鲜果蔬菜。茄饼的制法为米粉调水成糊作外衣包茄和肉糜作馅,油炸成饼。这一天知县要与清明那天一样请出城隍,对孤魂进行一次祭祀。

七月十五日,俗称盂兰盆会“好事之徒,敛钱纠会,集僧众,设坛礼忏诵经,摄孤判斛,施放焰口。纸糊方相长丈余,纸镪累数百万,香亭旛盖,杂以盂兰盆冥器之属,于街头城隅焚化,名曰盂兰盆会。”盂兰盆会是一个佛教节日。《盂兰盆经》上有一段目莲救母的故事,在民间流传很广。传说佛弟子目莲的母亲死后沦为饿鬼,目莲施尽自己的神通不能救济其母。佛教在每年七月十五以一百种食品布施各方僧人,他在厄难中的母亲就能得到解脱。盂兰是梵语,意思是倒悬,盆是汉语,是盛供品的器皿,传说盂兰盆可解救先祖的倒悬之苦。1935年的中元节,在崇安寺大雄宝殿前的广场上,举行了一次盛大的盂兰盆会。由寺内高僧登坛作法,坛高三层,中间坐一位僧帽锦烂袈裟的和尚,两边是十六位和尚,桌上点燃香烛,法器齐鸣,颂经之声不断,庄严而热烈。这天晚上,举盂兰盆会的善男信女,乘着佛船,一面念佛颂唱,一面在城内外大小河里施放水灯。灯为红纸剪成作莲花状,中有灯火,水灯随水而飘,满河皆是,这也是水乡民俗的一景。

旧时无锡县城之民,敬事张巡,十分虔诚。据说七月二十五日是张巡生日,各庙例有赛会赴惠山祝贺。城中居民从初一开始,“扫除庭宇,张灯结彩,设祭筵,或迎惠山神像,或为小像长尺余,衮冕如王侯,坐厅事,合数十家轮具香烛,朝夕捧盘水巾帨,盥洗上食如事生礼。”这一个月中,每户门口都悬灯笼,灯笼上写着“收灾降福”四个字,称为大老爷灯,这是别的城市所没有的。“俗传明太祖恶无锡民为张士诚固守,命徐达于平吴后屠其城。达过望亭驿,将下令,忽梦一金甲神立船头,曳帆行船如飞。比醒,已至五牧,见岸有古庙,达登谒,祀睢阳像,即梦中见金甲神也。城得不屠,民感之,以是报焉。”睢阳即是张巡,这就是大老爷灯的来历。

七月三十日为地藏菩萨生日,这一天晚上,各家门前设宴,香炉焚香。按家中每人两枝蜡烛之数,用竹签插在地上点燃。另外地上遍插狗屎香,一时烛光香阵,烟雾缭绕。

农历八月的上戊日,是邑人秋祭的日子,与春祭同。十五日是中秋节,早上起来各家都要吃糖芋头。这天晚上也举行祭祖。祭品以月饼为主,加新栗、白果、藕等,这些都是时新食品。除祭祖外,还要斋月宫,各家在露台或天井之处设桌,以香斗、月饼、西瓜、柿、梨子等圆形鲜果上供。香斗为香店里所制,用线香和硬纸糊成,有的如升箩,有的如斗,方圆皆有,上、中、下围以五色纸匝,中间贴上“月圆人寿”的纸剪金字。斗中实以沉檀香末,中间插三根线香。点燃线香后,慢慢燃至根部,引燃了整个香斗,这是斋月宫最有趣的一幕。香店中还附送一些五彩纸三角旗,供小孩们玩。香斗燃烧时间很长,家人们坐在院中,静静地看着月亮升至中天。这一天,都要家人团聚,设酒宴共赏明月。

到八月二十四日,新米上场,做了新米团子祭灶君,这天也是灶君的生日。

农历九月初九,重阳节。重九登高,多上惠山,不去的就登城眺览,也算登高了。这天吃重阳糕,祭祖就用重阳糕,是米粉和酒蒸煮而成的。

农历十一月有冬至节,节前一天,俗称冬至夜。县官在这一天到崇安寺皇亭参拜龙牌。冬至为“一阳来复”之节,家家均设酒宴庆贺,合家团圆,不论贫富,都吃团子。冬至的礼节,高于常时之节,所以有“冬至大如年”的俗谚。冬至到后,连冬起九,从冬至日数起,九九八十一天,春天就到了。古代冬至后即行舂米“计一岁之粮,舂白以蓄诸仓,名曰冬舂米。”

清代在立夏、端午、中秋、冬至、岁暮等五个节时,向书塾老师馈赠谢仪。馈赠时用白纸包银二两左右,放入红纸袋中,在袋上再贴一小长条红纸,上端写“代仪”或“谢仪”,下端写姓名。如是银元,则在袋内之包纸上写“元”字。如是碎银,则写“星”字,不写重量,只记银数。送时不使用名帖,只是放入拜匣之内着下人送去。这就是旧时的五节谢仪。送给医生的类此。

农历十二月初八,以枣、栗、果、蔬及豆腐加盐酪煮粥,称腊八粥,旧时几乎每家都煮。现在小吃店里也能吃到。有的是用青菜、蚕豆、山芋、芋头、萝卜、油豆腐,甚至加肉骨头与米煮成腊八粥。此食初行于庙中,现已成为普通民食。旧时无锡的过年,是一连串的喜庆活动组成的日子。过了农历12月20日就忙起来了。首先要做的是选个天气好的日子“掸檐尘”,这是一次家庭大扫除,是古老的卫生习惯。然后在24日把灶王爷送上天。家家灶上都砌有一间小房子,半尺宽一尺高左右,这就是灶宫,内供灶马,印在纸上的木刻神像,也就是灶君。灶宫两边有小对联:上天言好事;回宫降福祉。送灶那天晚上,把灶头上供了一年的灶王爷取下来,放在一顶纸糊的很漂亮的轿子里。在天井里,有一个大圆匾,放着那顶轿子。轿子前放上炒黄豆,寸长的稻秆、麦芽糖、乌菱、柿饼之类。点上香烛,祭着轿子里的灶王爷。祭毕就焚化轿子,灶王爷就算去“上天言好事、下界报平安”了。过了24日再送,就叫“廿五送灶,七颠八倒”了。接着就是挑日子过年,亦称“谢年”,时间是25日到除夕前一天。客厅里高悬神轴,上面玉皇大帝,天神天将、财神,各路神仙都来了。正位上放着路头纸马。纸马前放六杯酒,一碗饭,饭上有芋头、荸荠和一小枝柏树。长台两侧,一侧供着“万年粮”、大锅巴,上插松柏树枝;一侧供着正方形半圆形红糖、白糖大年糕,年糕做的大元宝。前面放上锡制的大烛台、大香炉,红烛高烧,香烟缭绕。中间供着“三牲”,即猪头一只或一大块猪肉,雄鸡一只,大鲤鱼一条,猪头在大木盘中,垫上猪手一只,不用猪头的用五根肋条的猪肉整鸡伏在猪头上。口中衔一根连根的全葱,颈间绕一根煮熟的猪大肠。鸡屁股上插三根鸡毛。鲤鱼煎好,背开成二片连在一起,也放在木盆中。不用鲤鱼的人家,则是一大碗红烧的青鱼中段。这些代表全猪、全鸡、全鱼,称为三牲。再加上仙茶仙酒,高脚盆内供着柿饼、荔枝、龙眼等干果,另有橘子、梨等鲜果,还有各式盆菜。其中大栗、橘子、荔枝、柿子必有,取“大吉利市”之意。堂内正中,供着圆形的木架子,架上放着铜盆,盆中烧着一个个的大炭团,炉火融融,叫做“欢喜团”。然后从长辈开始,依次跪拜,仪式隆重。晚上吃年夜饭,这是正式意义上的年夜饭,请吃年夜饭也在这一天。吃过年夜饭后,是除夕前一二天的“过节”,即是祭奠祖先,富家多至十桌,一般人家办上一桌或两桌,有咸肉、烧鱼、蔬菜等,肉汤萝卜是必须有的,还有年糕,放上酒盅、饭碗,点烛上香,加酒添饭,跪拜如仪,然后烧化纸锭。到了大除夕,就是大年夜,合家团圆吃年夜饭,这一天在自己家中庆贺过年,不到别人家去的。桌上放着冷盆热炒大暖锅,吃的饭要剩下一些,叫“吉庆有余”。饭后,孩子们忙着放鞭炮。家中主人则忙于封井,接灶,贴春联,做圆子。大厅上放着谢年的全套祖先画像,放上糖斗,干鲜果品,简单一点的就在九品盘里放上花生、荸荠、乌菱、桔子、荔枝、龙眼、乌枣、柿饼、大栗等,点上香烛。孩子可以不睡觉,守岁红烛一直燃到天明。天亮后就是新正,也就是年初一。孩子全穿上新衣新鞋袜,吃糕丝圆子,全家一起向列祖列宗画像跪拜。到了年初二,亲友互相拜年,当然是小辈向长辈拜年,小孩子就可以上崇安寺用“压岁钱”买玩具了。

旧时代的街巷风俗已渐渐退出人们的生活。传统风俗中体现中华民族特色和人们喜闻乐见的部分,正在被有选择的继承。在历史的长河中,风俗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它与社会制度的变化并不完全同步。正如永远不可能再现过去一样,人们也永远不可能割断过去。正是风俗在人们心灵上的最初耕耘,使每个人拥有了缅怀故土,思念祖国的感情世界。街巷风俗是我们精神家园中的老祖母,她慈祥的目光抚慰着每一位游子之心。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正确地理解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