绣花饰品

民国年间,那时无锡的职业女性是很少的。往前的明清时期可以说职业女性几乎没有。职业女性少或没有不等于妇女不参加劳动。除了家务和织布,绣花饰品的缝制,成了家庭女性最常见的劳动方式。然而在旧时的记载中,关于这方面的史实,非常之少。绣品本身兼具实用和艺术两个方面。

无锡刺绣工艺,在清光绪以前,停留在家庭妇女个体手工阶段。明代中叶尤仲骥之妻余氏,创制“堆纱绣”,是最早见于地方志的人。说她“早寡保孤,创制堆纱绣,业此自给,巧夺天工,曾以充贡,邑人咸仿其法。”南京博物院藏有这类绣品“镜兜”实物。此外,该院还藏有明、清两代盛行于无锡地区的“迴文彩锦绣”,俗称“戳纱绣”,有实物多种。戳纱绣采用大折枝花纹样,运用挑花绣法,也有的把整朵花样,连续成方胜格子,形成四方连续。在技法上,高度发挥了图案艺术的装饰性,因此,显得格外巧妙。

此外,清代盛行于无锡民间的挑花绣,它在一定的部位,作几何方、圆、菱形、放射等单一意匠图案,或缀成二方连续为带样延展,或缀成四方连续为整幅延展。挑花绣的制作过程,是在料子上用粉线弹划一个大概结构,在既定的部位中运针,全凭想象力,手巧心细,大胆翻新。配色有大红大绿,也有单纯素朴的,各见长处。特别是单色挑花绣,又称顺色绣,原材料简省,又耐洗涤,符合经济、实用、美观的要求,因此,在民间广泛传习流行。

无锡的刺绣工艺,除堆纱绣的创始人见录于地方文献外,至于戳纱绣和挑花绣,则只见实物,不知何人始创了。堆纱绣制作费时,原材料要求高,实用范围有局限,因此,民间久已失传。戳纱绣也受原材料影响,实用范围不广,几将失传。挑花绣后来逐渐被简易的列针绣取代。列针绣运针简易,是刺绣的基础技法,要求针脚整齐,排列平顺。它的刺绣花样都是民间熟悉的、寓意吉庆的传统图案,反映了人民群众的愿望。制作时,有的先用剪纸或刻纸的花样,直接粘贴在料子上,沿样复盖配色运针,不必使用棚架,简便易制,有的用传抄花样作粉本,复刻于料子上,在刻线轮廓内配色运针,大多要使用棚架。她们所用的绣线、绣针等,当时主要依靠货郎湖州婆飘乡走街,串门达户转贩而来,尤以湖州婆见多识广,对民间刺绣的配色、针法和花样等,往往起着传播促进的作用。这种贩卖形式,直到上世纪二十年代才逐渐绝迹。

清光绪二十三年(1897)春,邑人李佩黻、李韵和创立的锡山绣工传习会,是我国最早的民间自发的刺绣传授组织。她俩是华文川、华文汇兄弟的妻室,均知画善绣,华氏兄弟也都以善画著称。她们将民间刺绣工艺与国画理论相结合,吸取露香园顾绣的技法,开创无锡刺绣的独特风格。无锡刺绣的发展过程,和明代上海露香园顾绣,有很多相似之处。

锡山绣工传习会初创时,分设南北两处 , 一在北门泰定桥王敬修堂宅内,由王畹香主持;一在南门三下塘华氏延禄阁,由李韵和、张应秀主持,李佩黻任两处的总教习、后称会长、副会长。两处的集会期,南定逢望,北定逢朔,届时会员各带绣品,由教习评骘讲解,随时传授。暑、腊两月停会,创办时入会的,根据名册查考,有一百零二人,大都是门阀之家的待嫁少女。刺绣花样:由会统一代画,发给各会员,五寸以上者扣画工费三角,一尺者扣画工费五角,一尺五寸至一丈者,则按照绣工工资扣二成收费。绣品材料:凡所用绫缎都由会发给,所用绣线,锡绣专用茧绒线,与苏绣之用丝线,是最明显的区别,由各会员自理,或由会代办。凡会员所出绣品,由教习按件估值,分上、中、下三等收购。从此,锡绣就以商品形式流通于市场了。自从绣品形成商品流通后,制作者有经济收益,因此,在社会上引起了普遍喜爱刺绣工艺的热潮。城乡内外,刺绣从业妇女,到处可见,四乡各地也有发展。

清宣统二年(1910),锡山绣工传习会会长李佩黻和绣稿主持人华文汇先后去世,副会长李韵和新寡,不理会务,从此,就由张应秀主持。会址从延禄阁迁到三皇街大霓虹桥高宅,继又扩展到吴宅,民国二十五年(1936),再迁到大河上秦淮海祠隔壁的秦宅。当时,国内外对无锡绣品的需求量较大。社会风气,嫁妆必附带许多绣品,因此待嫁少女都愿意学习绣艺,或从中选取称意的绣品。

除了上面所述的偏重于艺术的绣品之外,更多的是更广泛地存在于民俗之中的实用绣花饰品。在旧时的街巷里弄,绣花是一种极普遍的劳动,贫苦妇女常借此作为生活来源。那时无锡有多家经营绣品和婚庆礼物的商店,会上门收购或订制她们的产品。她们做的绣花饰品主要有绣佩、顺袋和福禄袋等三类。

过去一些婚庆典礼等场合,新媳妇常要给女宾送礼品,称作“色头”。这些礼品一般有绒花、绢花发饰,手帕,胭脂花粉,还有就是绣佩了。绣佩实际上是一种绣品挂件,有葫芦、石榴、蝙蝠、花瓶、鱼、虎头等造型,上面配以相应的刺绣图案,就成了善颂善祷的好口彩的吉祥物。如:瓜瓞绵绵、子孙满堂、福寿双全、平安吉庆、富贵有余等等。虎为百兽之王,虎头可以避邪,所以虎头也是一种常见的造型。绣佩的里面储有芳香的中药材细末,能散发出阵阵幽香,用以避秽。尤其在夏天,更能起到提神醒脑,驱蚊除虫等作用,故有人也称做香袋或香囊。另外,旧俗新婚后第一个夏天,在端午或夏至前后,女家要去男家探视女儿,一般要带些礼品给男家,称作“夏张”(夏季张望的意思)。其中的礼品大致是细叶葵扇或团扇、手绢,以及适宜夏令插戴的人工花发饰,但绣佩是少不了的。男家受礼后再分赠给亲友。

绣佩虽是绣品中的小件,却精工细作,用料考究,艺术品位较高,用行话说叫做“市货”。由于价格昂贵,又不经久耐用,加上风俗变迁兴替,买的人逐渐减少,以致几近消亡。后来就出现一些制作相对粗糙,售价也低,被业内称作“行货”的物品代替。这就是福禄袋和顺袋。

福禄袋(口语常读作“发禄袋”)和顺袋普遍用于结婚,新屋上梁,乔迁进宅,商店开张等喜庆日子。将它们张挂或送人,已示吉利和讨口彩。发、福、禄、顺、代,都是好字眼,变成句子就是“兴旺发达”、“福禄寿全”、“一路顺风”、“代代荣华”等。

福禄袋的形状中间呈鼓形,上下对称地各连缀着一个蝙蝠形,这大概就是所以叫福禄袋的缘故了。它在粉红色的绫罗上用大红丝绒绣上各种吉祥的字句,根据不同用途分别有“五世其昌”、“三星高照”、“招财进宝”等等。制作时以绣字的绫片衬以硬衬作面,以暖色布料和硬衬为底。两者先部分缝合,然后将碎布、边角料或棉花等填充其间,使中间饱满有立体感。再全部缝合起来,四周镶以彩色花边,有的在下面挂上流苏。福禄袋的大小尺寸也有好几档,可以按需选用。有些人家将福禄袋配上一个顺袋,一同挂在窗帷正中和堂屋的正梁中间。

顺袋呈腰圆形,像现在的钱包。用各色绸缎绣上一对鸳鸯,或金鱼,或牡丹花等,寓意夫妇和谐,年年有余,荣华富贵等祝福和期望。结婚时用的顺袋中,纳入红枣、花生、桂圆、莲子等吉果,期望“早生贵子”。上梁时用的顺袋则纳入稻、麦、赤豆等以示“五谷丰登”。

上述这些东西现在是很少能看到了。在一些近代故事的连续剧和戏曲演出中,有时能看到一些角色挂在腰际的饰品,除扇袋、笔袋、眼睛袋、鼻烟壶等,也有绣佩。前些时候,老屋拆除,曾发现当年上梁时挂的顺袋和福禄袋,很叫人觉得稀奇。目前,是否还有乡镇保留此类习俗,就不得而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