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艺

旧时街巷里弄,大都为平房,屋前舍后皆有小院,故栽花莳草,饲鱼养鸟,蔚然成风,园艺见长之辈,屡见记载。有的买地辟园,精研园艺。街巷之中时见绿意,增色不少。

   杜鹃花在无锡西郊惠山、军嶂、马迹、沿湖山地有着广泛的野生群落的分布,主要有映山红、满山红、羊踯躅三种,4月花开,连绵不断。清《惠山记续编》:“双塔寺杜鹃花一大本,围以石栏,高透层檐,花开数万如丹山。”上世纪二十年代,无锡花卉爱好者从日本引进杜鹃花,品种有西鹃、雾岛、皋月、毛鹃等。当时,如孙静安、庄衍生、沈渊如、李梦菊、蒋束孚等人,他们经济宽裕、酷爱园艺,家有庭院天井,空间又多,能够亲自栽培,因而成为无锡引种杜鹃花的先行者。

孙静安早年留学日本,对园艺有较高的造诣,著名花匠卢阿锡、张荣章均在他门下学艺,成为出色的花工。他是最早向日本引种杜鹃花的人。沈渊如(1906-1979)是布店经理,他自20年代起到1937年,不间断地向日本百花园种苗场、蔷薇园植物场,横滨植木株式会社、桑野养成园等邮购花本、杜鹃即是其中之一。据沈渊如、沈荫椿著《杜鹃花》一书附表记载,他先后引种过雾岛60种、皋月20种、西洋鹃147种之多,是无锡引种日本杜鹃花最多的一位。中医庄衍生,当年购置杜鹃花的原始记录至今还保存着,据他的亲笔记载,他于民国19年、20年(1930,1931)曾向日本百花园、蔷薇园和横滨植木株式会社,通过邮局购置杜鹃花苗数批,其中又托沈渊如带置一次,共有西鹃26种、雾岛16种、皋月8种。

杜鹃花作为观赏珍品,大多作为盆栽培育,直接地栽、点缀园林是从30年代中期开始的。在1948年盖绍周编的《无锡导游》中,已作为蠡园的一大特色介绍:“蠡园三月杜鹃红,人力居然竞化工”足见其动人之处。在市区王禹卿的住宅花园内(今梁溪饭店)也种了一些毛鹃。这是无锡最早的一批地栽杜鹃花。50余年来,这些杜鹃花枝繁叶茂,根干粗壮,正在盛年。

西鹃是无锡栽培杜鹃花的重点,较为突出的有夏星寰,他养西鹃长达50年,在栽培上下过一番功夫,他完全掌握了西鹃的品性,有一整套成熟的养护管理经验。他家中西鹃最多时,达2000余盆。他用靠接技术分离出来的“锦袍”、“新红”、“濂”、“青女”等已成为传统品种。无锡市在1981年建成杜鹃园,作为杜鹃专类园林,今天已成为杜鹃花品种中心。1983年2月无锡市政府正式决定“市树为香樟树,市花为梅花与杜鹃。”

无锡艺兰历史悠久,颇负盛名,清末民初,无锡艺兰更兴盛于民间,据杭州吴恩元所著的《兰蕙小史》载:当时“无锡选出的新种,定名兰蕙的,就有十多种。”1936年的《锡报》载:“无锡艺兰专家,以前推杨大笙最为有名,现今的兰癖是杨干卿和荣文卿,新人有蒋东孚、庄衍生、张揆伯、沈渊如、蒋瑾怀等。”《兰蕙小史》写道:“拥有艺兰名种的无锡人杨干卿和荣文卿,在沪、宁、杭是很有名气的,特别是荣文卿选出的西神兰,至今仍属神品。”西神,是无锡惠山的古称。西神蓝色白,花萼细长,唇瓣间有一点红色,独具神韵,深得艺兰专家的赞赏。

解放初期,无锡艺兰得到了一定的发展。据沈荫椿所写的《兰花》一书记载,在上世纪六十年代,无锡兰蕙名种是跃居前茅的,在全国167个品种中,无锡选出的名种就有50种之多,在50种中,沈渊如一人就选出有31种。沈从1918年开始养兰花,至五十年代,就拥有蕙兰51种,春蕙70种,在全国可以说是数一数二的。1956年,他将部分兰花献给政府。同年,园林部门在城中公园北首建花房四间,将沈渊如和公园培育的兰花101盆,集中管理养护,1964年,兰花房迁至前西溪,场地扩大了二倍,有兰花300余盆。

1962年12月和1964年1月,朱德慕名来锡看兰花。朱德同志对无锡的兰花评价甚高,他说:“一路来,以无锡种的兰花成绩最好。”并赠给无锡市兰花22盆,兰花书三套,亲自为无锡书题了“养好兰花”四字,在朱德同志所赠的兰花中,有一种井冈山兰,还是朱德同志在戎马生涯中发现培育的。

“文革”前,无锡的兰花房迁至丹阳坟(吟苑),当时已有兰花近三千盆,约160余种。这些成果,“文革”中几乎全毁。三中全会以来,无锡市的兰花得到了恢复与发展。1988年,鼋头渚在充山脚下建江南兰苑。这里汇集着兰花百余种,春蕙兰2542筒,2000盆以上,传统名种有“西神、宋梅、十圆、郑同花、龙字、汪字,大一品、关顶、江南、雀梅”等。

我国是金鱼的故乡,饲养历史悠久,品种繁多。据资料表明,全国要算浙江和江苏一带开发饲养金鱼较早,无锡市饲养金鱼的历史仅次于杭州、扬州、苏州等地,但在行业的发展和饲养技术方面,却在沪宁线上早有一定名气了。

民国年间,无锡市较有名气的金鱼园已有多处:如在盛巷里就有苏州人杨阿五开设的”杨兴金鱼园“;黄福堂开设的“黄兴金鱼园”;连元街西端由庄惠山、赵筱福开设的“留春金鱼园”。此外,还有在欢喜巷里由魏文汉开设的“祝家花园”等。那时的金鱼园,已有相当规模。如“留春金鱼园”的面积已有亩余,有8-10平方米的水泥池5-6只,大小黄砂缸50-60只,该园以饲养珍珠、水泡、寿星头,绒球、狮子头、龙晴闻名,他所养的鱼膘肥、体形匀称。他的养鱼技术不仅在我市,而且在沪宁线一带也享有盛名。黄许瑞在水曲巷开设的“黄兴金鱼园”面积更大。黄许瑞在50年代就已培育称珍稀品种红帽子龙晴。同时,他还利用土池养出一尾体长1尺有余,体重1.2斤,年龄7岁多的特大墨龙晴金鱼,它以雍容华贵、斯文雅艳的气度和身披长纱,袅袅婷婷的身姿博得了“金鱼皇后”的美名而闻名一时。

1949年,大约在1956年左右,黄许瑞、赵筱福、魏文汉等响应“合作化运动”的号召,参加了各园林建设,黄许瑞的金鱼、鱼缸均并入了动物园,从此,动物园增加了金鱼的展出。那时,由赵筱福专职饲养金鱼,他养的金鱼品种、数量和质量上,在沪宁线上是很有名气的。次后,在福田巷还有陈希勤创设了一个金鱼园,兼种少量花卉,面积约有300平方米左右,有大小黄砂缸50-60只,他养鱼较重视选种,注意品种的纯化,饲养的品种以寿星头、高头、水泡、珍珠、龙晴为主,他是重视自产自销的,设摊在盛巷里。除此外,还有以销售金鱼为业的高正岗和以销售鸽子兼营金鱼的薛英。当时的花鸟市场就在城中公园旁的盛巷里,主要销售金鱼的摊主以陈希勤、高正岗和薛英为主。文革中养金鱼之业被彻底毁灭,城中饲养金鱼已盛况不再。

   无锡是著名的菊花之乡,历史悠久。明弘治《无锡县志》,菊花作为地方产物而记载。明代中期以后即成为种菊之乡。清代,无锡艺菊进一步普及,菊花成为志行高洁的象征,“一从陶令评章后,千古高风说到今。”清代无锡人咏菊之诗甚多,可见艺菊的普遍。民国以后,随着近代公园的兴起,菊花成为园林中重要的时令花卉。民国六年(1917)十一月《小锡报》报道《商会菊花志盛》写道:开幕的一日,入门左折登楼为陈列商品之所,缀以菊花数百种,已觉历落有致。下楼见庭北有大菊屏一座,阶前有并头菊六大盆,细种若干盆,名为豹斑、碎金、日华等。登堂几案罗列异种,如绿荷、墨荷、虎须、东坡髯之属,尤不胜枚举。桌上置有大玻璃鱼缸,内盛金鱼,以资点缀。曲折达奖品陈列所,有菊花百余种......城中公园,酒仙殿也多次举办菊展,并有园艺交流。特别是民国九年(1920),无锡公园举办大型菊花会,先向社会各界征集菊花,如荣氏梅园、万花花园、第三师范、县商会园艺所都愿意以菊花参展。名种盈菊,经广泛征集,达数千盆。行家们观赏之下评为“脱尘绝俗,均非凡卉。”可见当时城中菊艺之盛。从十一月一日始,每天参观人数达到2、3千人。每张参观券售铜元八枚,但参观人数逐日递增,邻县苏州桃花坞中学师生37人专程来锡参观。从民国以来,直到现在,无锡菊花的栽培是有相当知名度的。

   民国初年,无锡有人开始制作盆景。盆景包括树桩盆景,水石盆景,是园艺中较高的境界。无锡盆景最早的园艺家为李梦菊,他喜欢园艺栽培,兰花、杜鹃、月季、盆景是他最倾心的追求。李梦觉的盆景分为两类,一类为树桩盆景,种类有黑松、五针松、锦松、桧柏、榆树、雀梅、六月雪、木桃、枸杞、枫树、紫藤、金雀、迎春、黄杨等,都是苍郁古朴、奇特优美的上品。他制树桩喜露根、使形苍老之态。又喜作悬崖式,有一盆杜鹃,须放在高架上、枝叶垂地,开花时流红斜落,十分壮观。另一类为水石盆景,用石、花、树、草点缀出远山近水,山崖人家、临河独钓,所制盆景,可居可游,有如画图。他亦曾按“春江水暖鸭先知”诗意制成一景,为外宾所赞赏。李梦菊擅制微型盆景。沈荫椿为园艺家沈渊如的三儿子,常至李梦菊家与之长谈,后写成《微型盆景艺术》一书,其中不无李梦菊之心得。李梦菊与无锡沈渊如、苏州周瘦鹃、杭州诸友仁等在花卉盆景方面,皆有深交。1963年,寄畅园举办盆景展览,百余盆作品不少出于李梦菊之手,无锡盆景名噪一时。1964年展出盆景搬到西溪花圃,加上他所处集共达2000盆之多。不久文革劫难,盆景大都被毁,李梦菊也在1973年去世,享年73岁。

   旧时街巷中的家庭园艺,不但体现了城市的文明和富庶,同时也是美化环境的亮点,许多宅园之中的绿色,成为星星点点的宝石。在今天公共绿地成为市政府规划的重要内容的时候,不能忘了以往美好的传统。正是这些传承,使绿色城市走向更高的层次。从园艺的回忆中,人们看到的正是无锡城市文化的叶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