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收糕团店

1944年,浙江湖州人氏冯秉钧和弟子王禹清闯荡江湖,来到无锡。师徒二人皆是做糕团的高手。两人看中了崇安寺这块风水宝地,打算觅一间门面,专做江南人爱吃的糕团。正巧,崇安寺金刚殿旁边有一家五芳斋糕团店,店主有意转让。两下一接洽,很快达成协议,冯秉钧盘下五芳斋,改名为丰收糕团店。这冯秉钧师徒不一般,若干年以后分别被评为中华糕团特级大师、江苏省特一级糕团师。这是后话。

无锡乃江南鱼米之乡,盛产优质稻谷,糯米的品质尤其好。在优质稻谷的原产地,上等的原料不成问题,丰收糕团店如鱼得水,一下子打响了品牌。到无锡解放前后,无锡丰收糕团店的糕团沿着沪宁铁路,南下北上。不说家喻户晓,也说得上声名远播了。糕团寓含步步登高、团团圆圆的美好祝愿,礼轻情谊重,受到社会各阶层的欢迎。经过几代人的努力,丰收糕团店积累了六十余种花色糕点,成为无锡糕团行业的一朵奇葩。丰收糕团店常年经销的糕团品种有:五色大方糕、四色水磨粉汤团、五色小圆松糕、玉米饼、四色春卷、马条糕、赤豆糕、拉糕、猪油年糕、八宝饭、桂花糖年糕等,清明麦汁青团、端午花色粽子、重阳糕、腊八粥等等。一年四季,节令不同,有不同的糕团应市。

与其他行业一样,丰收糕团店也经历过许许多多岁月的风风雨雨。1953年,丰收糕团店与沙文丼泳记糕团店合作,改名为联美糕团店,店址在崇安寺丰收糕团店老店。响应合作化号召成立的新店,客观上打破了同行业间的隔膜,两店的师傅们有了相互切磋技艺然后同台竞技的机会。随着社会主义工商业改造的步伐不断深入,合作后的联美糕团店也走上了公私合营道路,公私合营后的联美糕团店划归无锡市饮食服务公司。时至1966年,文化大革命全面开始,突出政治的计划经济色彩更加浓厚,联美糕团店名称有联合美帝国主义之嫌,遂重新起用丰收糕团店的名称,但,名称之前冠以国营二字,说明了企业一大二公的社会主义性质。这时的丰收糕团店规模居无锡同行业之首,迁址至崇安寺公园路,前店后工场,堪称为丰收糕团店的鼎盛时期。可惜,六七十年代食品匮乏,买糕团皆要凭票供应,否则的话,生意还要红火。

改革开放以后,人民的物质和精神生活得到了很大改善,糕团点心的需求虽有大幅增加,但与鸡、鸭、鱼、肉等大宗副食品相比,还是略为逊色一些。尽管如此,丰收糕团店还是勇立潮头,为喜爱糕团的无锡人提供了回味无尽的口福之享。事实上,丰收糕团店的糕团早已成为了现代人对过去岁月的记忆,传统糕团不再是糕团,承载的是历史的字符。因崇安寺两次改造,丰收糕团店也两度歇业。2006年5月1日,丰收糕团店在改造后的崇安寺美食一条街恢复营业,但规模远不如从前。


点评:

漂泊异乡的游子没有不思念故乡的。据说,人对故乡的情感不是故乡的山水,而是故乡的风物。人们往往只注意到了事物的表象,而忽略了本质。譬如情感所系,譬如对故乡的思念,譬如对某地的记忆,原来,承载这些的都是一些细节。丰收糕团店的糕团不单单是物化的糕团,寓意步步登高,有着深厚的民间文化意蕴。(蓝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