灯谜和歌谣

在街巷文化中,无锡有着悠久的灯谜传统。在这个基础上,历史上流传有《龙山灯虎》一书。《文心雕龙.谐隐》:“自魏代以来,颇非俳优,而君子嘲隐,化为谜语。谜也者,回互其辞,使昏迷也。或体目文字,或图象品物。纤巧以弄思,浅察以衒辞。”古时灯谜也称为灯虎。

《龙山灯虎》是一部灯谜作品集。它的编著者为梁溪企杜氏。清咸丰六年(1856)敬义坊书肆镌刻。原本系海内孤本,苏州著名谜家高伯瑜先生藏本,后捐存于福建漳州中华灯谜艺术馆。企杜氏,生平失考,从《龙山灯虎》成书年份推测,他大致活跃于道光、咸丰、同治年间。其谜号为“古华散人”,此处之“龙山”即惠山。龙山是九龙山的简称,古华也是惠山的别称。因此书名之来历、作者谜号之来历,也就不言而喻了。《龙山灯虎》分上下两集,共收录灯谜800条。

   此书品位不俗,概由明中叶至清初这一段的四大谜家:贺、黄、毛、费的谜作垫底。《龙山灯虎》最有价值的是它的无锡文化特色。它保存了梁溪谜人的部分谜作,就梁溪灯谜历史而言,弥足珍贵。集中取材于无锡的风土人情、典故传说、历史掌故,随手拈来,涉笔成趣,终成典范。《龙山灯虎》为无锡留下了一部传承谜脉的古籍,发掘和整理《龙山灯虎》,对我市的文化建设不无意义。

   吴地把民歌称为山歌,它有久远的历史。最早的山歌与《诗经》同时代。当时中原的《诗经》编者,没有收集吴、越、楚等地的山歌,也许他们不重视偏见之下的蛮夷之音。但这并不能证明吴地没有山歌。传世的青铜器《者减钟》的铭文,其中三分之二的文字即是一首完整的吴地韵文。《者减钟》是夫差先祖者减自铸之钟。在吴王夫差时,有一首吴地山歌记载在《左传》之中。战国时,楚王请人唱吴歌以作病中解闷。在《楚辞.招魂》中提到“吴歈蔡讴,奏大吕些。”吴歈即是合乐的吴地山歌。六朝以来,吴地山歌佳作迭出,传唱广泛,记录在历代的乐府诗中。这些山歌温柔淳朴,婉转轻扬,感情真挚,语言生动,一直影响着文人的诗歌创作。

   明代无锡商品经济发达,市民阶层兴起。无锡地区的山歌也成为吴歌的组成部分。《掛枝儿送别》就是一首有关无锡的山歌。“送情人,直送到无锡路,叫一声,烧窑人,我的哥。一般窑怎烧出两般样货。砖儿这等厚,瓦儿这等薄。厚的就是他人也,薄的就是我。劝君家,休把那烧窑的气,砖儿厚,瓦儿薄,总是一样泥。瓦儿反比砖儿贵。砖儿在地下踹,瓦儿头顶着你。那踹的是他人也,头顶的还是你。”它充满着劳动人民的纯真感情,同时又不失无锡式的幽默。明代以来,无锡人善于唱山歌是有名的。明代记载有这样的谚语:“江阴莫动手,无锡莫开口。”书中解释,江阴人长于习武,富于反抗精神;无锡人善歌,一唱山歌就把别的地方的歌唱比下去了,所以说“莫开口”。清初黄云写的《梁溪舟宿闻吴歌》诗中说道:“鸡唱烟中乱桨鸣,梦回酒醒未天明。江南风景凋残后,才听吴哥第一声。”无锡山歌是吴歌的一部分。它是长期流传的民间歌谣。这些歌谣,反映了无锡的风俗民情。在无锡流传极广的《打大麦》,童趣盎然,表现了劳动的欢乐:“一萝麦,两萝麦,三萝拍手打大麦,噼噼啪,噼噼啪,打好大麦笑哈哈。”另一首非常幽默的山歌《月亮白叮当》传颂很广,用语已完全无锡化了。用数字和地名组成的《一封信》正是无锡山歌的传统特色:“一封信,两里行,三皇街,四城门,五里街,六里亭,七尺场,八士桥,九龙山,十字街。”关于无锡城内河流的:“九箭通,出三公。妾身原是龙尾勾,勾得郎心只忆侬。”又如:“三岁老小快活多,出门要唱好山歌。手里拿个金弹子,百花园里打鹦哥。打则鹦哥恼起来,芙蓉花留我吃三杯,芍药牡丹相陪坐,金雀花斜酒海棠陪。”民歌是人类思想感情最自然生动的流露,也是智慧、经验的记录。民歌属于街巷生活的精神财富。在这方面,无锡历来的创造也是很丰富的,这些歌谣用地道的无锡话读起来韵味十足。然而今天无锡话被不少无知的年轻家长抛弃,不许自己的孩子说无锡方言。无锡话正在从弱势语言走向消亡,这不能不说是街巷文化的极大不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