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头巷尾

元《无锡志》卷一乡坊中记载了现在所能知道的无锡最早街巷,在西北隅有“尿巷,在勾栏前。”西北隅这一地理位置,正是靠近无锡县衙的地方。而勾栏,古书上记着总是在县前或府前。勾栏是宋元时杂剧和各种伎艺演出的场所。勾栏有戏台,戏房(后台),神楼,腰棚(看席)等。《东京焚华录•东南角楼街巷》:“街南桑家瓦子,近北则中瓦,次里瓦,其中大小勾栏五十余座。”陶宗仪《辍耕录•勾栏压》:“至元壬寅夏,松江府前勾栏邻居顾百一者,有女官奴,习讴歌,每闻勾栏鼓鸣,则入。”“勾栏”在弘治《无锡县志》中仍记着。在历史上“勾栏”只有在北宋东京,元大都中有记述。现在出现在无锡街巷的记载中,提供了一个重要信息。说明宋元时期无锡城中已有演艺娱乐场所。“勾栏”的出现必然是商品经济有了相当的发展,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古代无锡经济的繁荣。当时已有与商品有关的巷名:“餈糕巷”、“鸡鹅巷,在餈糕巷南,乡民鬻鸡鹅者多聚于此,因名。”还有以手工生产命名的:铸冶巷、打绳巷、鱼腥巷。这些也反映了经济使街巷名发生变化。

明清以来,热闹的街巷越来越多,特别是交通要道,街巷虽只有三米来宽,地上铺石板,或者人字砖,两边店铺密集,而且大都是前街后河的格局。日寇侵华战争中,直河东岸从北门至大市桥,全被烧毁。而直河之西岸尚保持清末以来的状态。

拆城之后,原来的北门水关桥就成了连通解放北路的一座桥。从西门方向走过来,不到水关桥桥堍即右拐,这里就是直河西岸之北下塘街,过20米即是留郎桥。桥与直河并行,所以是南北方向,并非有的文章中所说东西方向。笔者上小学,天天经过此桥。这座桥很有特色,它不是拱桥,由高大石柱靠在岸边做桥墩,桥两边同样是石阶上下。桥身由两根大石梁分置两边,再用小一点的条石两头嵌在石梁中,形成南北向的主梁中间是东西向的条石铺砌而成,走上去个别石块还会发出因松动而有的声音,桥面中间有一块两倍条石宽的石,石上有圆形的花纹。这座桥看上去很完整,毫无破损,像新的一样。下了桥就是旗杆下了,杨家的高厅大屋就在桥堍。这里的路是一色人字形砖铺彻,十分干净,杨家大门两旁放了许多对旗杆石,青石的旗杆石两片相对而立,石端刻有莲花瓣,中有碗大的孔,木制的旗杆竖在两片石之间,通过那个孔用铁条固定旗杆。但竖旗杆还是清朝的事,所以只剩了旗杆下地名。杨家老宅,不,其实是清末所建的新宅,门墙高大,对着同样高大的照墙。从旗杆下一路过去,沿街有小学大门、土地堂、石板桥、石坊柱、又有照墙、义犬亭及碑,不一而足。还时时见到打铁铺、面店、杀猪作、裱画店、救熄会、说书场、铜锡作坊;间有高门甲第,或荒园颓垣,每隔十数家人家,必有一通向直河的公用码头。每隔一段路必有一小巷口与下塘通,也必有一小河与直河通,须过桥而行。种种今日旅游地所见街景之假,当年直河下塘则皆实在之真。五十年间,荡然无存,古街古巷,至今使人频频入梦。今天的中山路是无锡第一街,它的前身直河与上、下塘街其实在古代的无锡也是第一条街,第一等繁华,第一等闹猛,第一等富庶,什么叫历史底蕴?这就是底蕴。中山路还要另文讲述,这里不赘述。

一路向南而行,就到了胡桥,在破败砖墙里是迎园书场。这里有直河上的新市桥。再南到一个街口,就是东大街的街口了,街口对着大市桥,这里是无锡城中心点了。大市之名起于宋元,至今已有九百年的时间了。过了东大街口,向南就称南上塘了,过大市桥向南直河之东称南下塘。

北城门内,上塘街直走打铁桥,打铁桥旁即是银钱码头。清代这儿有冬售皮件夏售葛的唐瑞成。这不但是一家大字号,而其为商的诚信也足为锡城商家的楷模。清朝末年,一位江西夏布商人,将大批夏布,付运来锡,托唐瑞成代为销售,本人未随货物来锡收款。半年后,该商人忽染急病身亡,因此这批夏布货款,一直无人来结算收账,且音讯全无。过了十多年,到民国初年,那位夏布商人的儿子,长大成人了,方知道父亲生前有一批货款在无锡尚未收回,即从江西来锡至唐瑞成询问他父亲生前有否一批货款未收回。唐瑞成查询证实此人确是十多年前江西夏布商人的儿子后,即将这笔货款连同利息全部结付。这一种买卖,当时双方全无凭据,来货只有来信说明运来多少布匹,收货人并无收货凭证签给,大家只凭信用往来,况且事隔十多年,当事人也已去世。但唐瑞成查明后,即行结付。这事在锡城传为美谈。也可证明邑人遵守信义之商业道德,无锡深厚的商脉也正在于此。

当时北门内,因光复门的开辟,面对书院弄的北门大街开起了老宝成金铺,隔壁有两家店独一无二,一家老茂昌袜店,专售竹布男袜,一种用布缝成的老式袜。到机织袜流行时,布袜必然淘汰。还有一家戴春阳专售女用头油香粉店。这两家店到民国初年就做不下去而停业了。书院弄吴士枚兄弟建造了一宅二楼,创立锡成印刷公司,生意兴隆,现在所能见到的无锡在民国年间印制的地方文献,大都为锡成印刷公司的出品。往南走,经新县前,推官牌楼下有周得元堂笔店,寺后门有中书馆笔店,南上塘有钱宝兴笔店。其中周得元堂最有名,其生产的乌龙水毛笔,在民国初年参加南京南洋劝业展览比赛,获全国第一名优良奖状,闻名全国乌龙水毛笔,与众不同,书写流利耐久。因狼毫笔最易磨损,乌龙水是狼毫,做到耐久这一点就说明质量上乘。中书馆的笔亦甚精良。中书即是笔之意,钱钟书曾自称中书君。也许此中有某种联系吧。到大市桥,桥堍有陆稿荐肉骨头店,因租期已满而停业,后来三凤桥堍有家王余兴肉庄,生意兴隆。再后来,才有慎余的店名。民国初年,在大市桥有一家专售夜饭和宵夜菜肴的摊头,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夜排档。当时照明用的还是电石灯,后来才有电灯。这家宵夜摊,规模很大,几乎排着半个大市桥桥面,所售菜肴品种大小不下百余种,口味很好,生意不错。在南门城门内,这里有一个地摊,在锡城也极有名,名为“第一穷测字摊”,每天围观的人甚多,求测字的人不少,还有从几百里地外赶来的。穷,是穷尽,自诩测得透,当然也就灵了。其实全是江湖诀加迷信。以上即是城内直河两岸旧时的大略。

东西两大街,在我市算得上是历史悠久的老街了。在一些古旧的舆图中,旧城范围内,只有东、西两大街标有地名,因其当旧城的东西要道在当时比较繁荣。旧时东大街街口有巨大的石坊柱,柱下的石狮。西大街也有石坊柱,这些都是当年牌坊的遗迹。在东大街还有一座灵官庙。

东大街起自原大市桥西堍,至老县前与西大街接壤。西大街至日晖巷(旧西横街)为止,全长约600余米。现在两街的西端,都有旧貌可寻。在东大街东端,商市犹为繁盛,还有几家名优特商店,名闻遐迩。其中周信昌零剪店,他经营的是零布、绸、呢、绒。小到一双鞋面布,以及刺绣绒线,缝纫丝线等针头线脑,应有尽有。饮食店有闻记素斋馆,另一家叫刘鸿兴糕团店。他供应人家婚丧喜庆,造房砌屋,搬场迁移等用作礼品的团、圆、糕、粽、饼、馒等食品。早晚门市供应汤团、玉兰饼。热方糕等点心,名满西半城。侯鸿鉴先生,因该店的汤团好吃,写了首诗来赞美,那时商家不懂广告宣传,只用信笺写了贴在墙上。这家店人们不唤他的店名,而称刘馒头。再一家就是喜福饭店,他的特色,菜肴盛器都用小盆小碗,如腐乳汁肉、粉蒸肉、糟扣肉、肉酿生麸汤、雪菜燉豆腐等家常菜。小炒小爆一个人能吃上好几样,荤素兼有,汤菜俱全,一时脍炙人口。还有一家专营火腿的商店,他们能把熟火腿切得薄如白报纸,几可透明,在当时全县仅此一二家而已。

东大街西行到沈果巷口,有一家茶馆,二楼二底,午后和晚上,把楼上改作书场,演出苏州评弹等曲艺。对门是一家客栈,供商旅投宿。还有一家小磨麻油作坊,他们养了一头驴子,拉磨碾芝麻,现做现销,很有名气。

鳞次栉比的商家,经西大街一直延伸到日晖巷到西门瓮城,其中有酱园、糟坊、裁缝店、皮匠店、点心店、理发店等。其中还有两个特殊行业:花扎店,他们专门为人家婚丧喜庆时在家里挂灯结彩和出租丧家的麻、白孝服等,并为张罗茶水,宴席烫酒等的服务行业。在西大街西端,有家轿行,出赁轿子。那时轿子虽已不是交通工具了,但有些丧事人家女眷送出殡,还是坐轿子去惠山的,后来改黄包车行,出租人力车。这些店铺,在目前看来都是些不起眼的小店,但在当时,附近居民生活的俭朴需求,都能满足了。由于时代的变革,有些行业都已逐渐地自然淘汰了。这些店铺地兴替,说明了东、西两大街的当年概况,也反映出当时居民的生活情形。

日晖巷今天已是面临拆迁的命运,它俯伏在高楼之下,默默地回忆着今人已很少了解的过去。在当年,它是城中之人出西门到惠山的必经之路,迎神赛会或出殡送丧,都要从这里过。日晖巷的巷名由来已久,民国地图上即有。西门面对的是官河,这里水上贸易十分兴盛,而日晖巷的茶楼是谈生意的最佳场所。至今保存的老茶楼,建筑气派宏大,花窗依然显示出昔日的风采。据说这茶楼为张姓所建,传承已逾百年。日晖巷中还有全昌酱油作坊和福来和糟坊。这里还有不少精致的宅门和考究的住宅。无论是东、西大街还是日晖巷,它的商店还不是一家挨一家开的。它往往是店家和家宅夹杂着。2004年10月运河申遗考察组专家看了日晖巷后曾说:这里是最能体现运河人家风情的一处原生态、原结构的街区,这个古运河的绝唱,能有多少人懂呢?

无锡人钟英先生,生前为台湾国防部少将参议,台北无锡同乡会第一届理事长。他在回忆无锡家乡时曾说到:从莲蓉桥向城走来,过吊桥,“右弯是沿着西门去的城墙,有个知名度较高的去处,就是著名的聚丰园,九、十月间的蟹黄油是没有人不留恋的。”

聚丰园菜馆是一家创办于清同治六年(1867)的百年老店。虽然它地处偏僻的北门城脚下,店门对着城墙,店后面临城河,房子也只是破旧的民居,但它的生意并不差。老聚丰园的店面是典型的老式饭店模式,在今天看来简直是古式,厨房大灶全在门口,进门所见是一列灶台。有七八个炉膛,好几个师傅同时掌勺,炉火熊熊,锅内嗞嗞作响,香味扑鼻。顾客进门是必须穿过厨房的。切肉切菜,配料操作,一目了然。过了厨房是一个天井,十多位渔家女忙着挤虾仁,秋冬时剥蟹粉。虾或蟹就堆在大圆台面上,堆得很高,挤下的虾仁盛放的容器是可以用来洗澡的大木盆,可见数量之多。店内设有冰柜,它是不用电的,是把买来的冰块与生鲜原料放在一起,比电冰箱里的食物既保鲜,又保水口。过了天井才是放着十多张台子的大堂,大堂旁还有一间雅座。大堂后面已是临河码头了。沿河吊着许多竹篓,浸在水中,里面是活鱼蟹。聚丰园是正宗的苏帮菜馆。名菜有水晶大玉(炒虾仁)、白汤鲫鱼、梁溪脆鳝、活炝青虾、蟹糊蹄筋、蟹粉虾仁、腐乳汁肉,还有菜名为全家福的,其实是杂碎,价廉物美。聚丰园还经营船菜,厨师及物料一起上游太湖的游船,在湖光山色间为游客烹制聚丰园的名菜。民间时的小调《无锡景》唱道:“小小无锡城呀,盘古到如今。东南西北共有四城门,……北门城脚下呀,有个聚丰园,酒水搭船菜,大江南北有呀有名声。……”

在街头巷尾少不了大娘大嫂的身影。在巷边,也常常就是河边,淘米、洗菜都要上“河滩”,“河滩”是无锡话,亦即是临水码头。码头上最常见的风景线是刷马桶和洗衣服,似乎当时的河水自净能力特别强,也不见得,只能说是不卫生。老式洗衣最后一道工序,必定是妇女们拿到河边去漂干净。无锡话把漂洗称为“过”,“过衣裳”、“过床单” ,因为河里水大,容易漂清。衣服或床单在家里洗时都是擦过肥皂,经过搓洗。但衣服里残留的肥皂水光漂是不会清的。漂后把衣服或床单叠放在水边石上,用棒槌进行敲打,待每个部分敲到后,把衣服或床单用手绞一下,挤出部分水,再放在水里漂,漂后再敲打,如此三四遍,就“过”得很清了。敲打其实是挤压残留的肥皂水。“过”衣服时间长了,腰酸背痛,便站起来直直腰,望一望河景,看一看衣服,又使劲槌打起衣服来,“过”了起来。每当这时河边一片扑扑的声音。旧时河边的洗衣服,真是一道风景线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