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丝灯笼业

门灯

灯笼在古代的生活和民俗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旧时官府的仪仗,婚庆或丧仪、庙会的道子、府第店铺、寺庙官府,在门头上必有灯笼作为标识;行路巡查手执灯笼照明,同时也是身份标识。随着社会现代化程度的不断提高,灯笼的实用性不断减少,但由于民俗的惯性,灯笼仍然有着广阔的市场,民国存在的三十多年中仍然有着十余家灯笼店维持。当时并无同行业会,每年只在江阴巷吴子荣处聚餐一次,联络同业情谊而已。但衰落是必然的,到1953年全市只剩六家。

竹丝灯笼的半成品竹丝壳子,来自苏州齐门外蠡口镇,为该地农民之副业产品,家家编织,运销苏州及外地,包括无锡。无锡店家则向贩客购买。灯笼店的工艺操作分上手、下手二档。上手坐柜台接待顾客,剪字擦油,下手放壳子捏样糊纸糊纱。也有老板一人兼做的。下手将买来的灯笼竹丝壳子浸水还软,捏成大小各种灯笼样子。有直长的,圆形的,喇叭形的。然后糊上最薄的毛太纸,纱灯糊上最稀软的丝纱,待浆糊干后再上石花等胶水,将纱孔胶密,这样灯笼粗坯已成。上手即将红油纸依需要剪出偏宋体字。不起稿,空手即剪成。剪好后贴在灯笼上,少的几个字,多的七、八个乃至十多字,要字字清晰,却是不易。字稍干后即擦油,油为漆店的熟油,桐油店的白油略加石灰调和而成。擦油后灯笼半透明,经久不变色,点火明亮。如此加上梯架,烛栓,即可出售使用。

在旧时灯笼用途多多,不仅是照明, 所以品类甚多。字号灯,大小商店行号春节期间都要定购贴有店名牌号的灯笼。灯字勾以白线,制作讲究,每店数盏,以作收取账款及迎神之用。敬神灯,上贴“敬神如在”字样,为船家购买,除夕起悬挂头舱,用以迎神祈福。状元灯,画有红绿花纹,贴“状元及第”字样,多为小孩新年玩具。龙灯,贴“太平龙灯”字样及出处地名。舞龙灯时为引头,次日提灯按户收钱的标记。浴室灯,铁丝制作,上贴店名,如“浴德池”、“昇泉池”。中午开汤悬挂,入夜收汤取下,代替招牌。夏季老虎灶兼设盆汤,也悬挂“清水盆汤”灯笼一盏。香西瓜灯,山地货行每年香瓜和西瓜成熟前要到西北乡瓜农处订购,除酌付定金外,并发给贴有行名的行灯一盏,便于瓜农送货时货船的识别。每一行家都要订购数十盏。中医轿灯,旧时中医出诊都在下午,未改包车前都坐轿子,在轿杠上悬挂姓字轿灯一盏,一为晚上照明,二便于病家中途拦邀辨认。僧道用灯,贴有寺院道房名称,施法做斋事时悬挂斋主门头,以示何处僧道承办,半夜事毕,归途照明用。庙会用灯,城区七庙从二月初八起,由各庙所在地灯笼店按各庙传统日期,如期承制各庙名号的用灯,每庙各需百余盏。朝山进香灯,农历二、三月间香会极盛,四乡农民朝山进香,祈福祈收,村村有香班,处处有香会,如军嶂、阳山、斗山、吼山、胶山、芙蓉山、黄梅山以及远至茅山等地。农历三月十四,东南城乡三四百个香班群集惠山。十四、十五两天一夜,惠山五里街香客游人如云,人数上万,可谓举国若狂。各个香班皆需贴有佛道名号的灯笼数十盏,数量极为可观。神堂行宫灯,农历五月起,城乡各地,供奉大小“老爷”,祈求“驱瘟逐疫,收灾降福,人口太平。”每个神堂要挂门灯、矗灯、街灯,灯上标有神衔,共需大小灯笼二十盏。大老爷灯,农历七月整个一个月,城中居民每户悬挂“收灾降福”灯笼,称大老爷灯。佛灯笼,有纸糊、纱糊二钟,上贴佛像,老人平日诵经,以朱砂作点计数,作为临终焚化,此灯笼常年供应。堂名灯,旧时花轿迎娶,仪仗中必用标有族姓堂名的行灯,手提灯,在婚礼仪式时用。大小多少视排场而定。堂名灯在丧事时也用,颜色不同。

旧时的灯笼在民俗及日常生活中应用广泛,可以想象,入夜后的街巷中,各种灯笼放着恬静柔和光芒。手提灯笼的夜行者,灯下的圆光在街巷中晃动。到元宵灯节之时,满街灯光灿烂,与月争辉,那是一幅何等和美的街巷风情图啊。灯笼对人们而言已经是久违了,尽管现代街道的夜景之美是古代无法比拟的,但灯笼所代表的宁静和古趣,并不是电灯所能代替的。灯笼,照亮了街巷的美好回忆。